LIFESTYLE藝術

獨家專訪|碧娜.鮑許舞團核心舞者余采芩:「我理解了,在不完美中繼續追求,渴望達到但永遠達不到的那種完美。」

碧娜.鮑許「鄔帕塔舞蹈劇場」(Tanztheater Wuppertal Pina Bausch)經典作品《春之祭》,過去只與歐洲主要舞團合作。2024年,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學生獲得授權在北、中、南重建演出,舞團核心舞者余采芩也難得回臺擔任藝術總監,《美麗佳人》獨家專訪分享其珍貴的舞蹈生涯所見。

採訪撰文/涂千曼;圖片/余采芩獨照由 Meimage 提供、碧娜.鮑許《春之祭》劇場排練照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提供(黎宇文攝影)

獨家專訪|碧娜.鮑許舞團核心舞者余采芩:「我理解了,在不完美中繼續追求,渴望達到但永遠達不到的那種完美。」

《春之祭》的名字,串接起不同時空的場景故事。1913年在巴黎首演的《春之祭》蜷腿跺地,不符合芭蕾優美的常規,引發觀眾不滿與騷亂,那是舞蹈轉向現代主義的開端。1920年,曾為現場觀眾的香奈兒女士(Gabrielle Chanel)慧眼贊助舞團,這齣舞劇得以再度登臺。

碧娜.鮑許《春之祭》劇場排練照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提供(黎宇文攝影)。
碧娜.鮑許《春之祭》劇場排練照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提供(黎宇文攝影)。

德國舞蹈劇場之母碧娜.鮑許(Pina Bausch),1975年推出劃時代版本的《春之祭》。多年後,余采芩透過影片深深為此震撼,北藝大舞蹈系畢業後決心飛赴德國。先是徵選上「鄔帕塔舞蹈劇場」的客席舞者。2008年,Pina 辭世前一年,學習其身體語彙五年的余采芩成為正式團員,是臺灣舞者進入碧娜.鮑許舞團的第一人。

2024年,如同歷史的回響,在香奈兒品牌支持下北藝大舞蹈學院學生獲得重建演出碧娜.鮑許《春之祭》的機會。余采芩回母校擔任藝術總監,並與我們聊聊一路來的心得。

余采芩。由 Meimage 提供。
余采芩。由 Meimage 提供。


在土壤上跳舞,詩意中展現人性

舞蹈本身即是一種超乎文字的表達,我們可以如何訴說碧娜.鮑許與他的舞蹈劇場?

「Pina 其實不想講這麼多。」余采芩回憶道。這不僅來自碧娜.鮑許舞蹈的自由性,希望觀眾通過自身生命經驗看待舞臺上發生的事,感受與共鳴;也因為一旦落入言詮,字面理解總是有岔路。例如坊間流傳 Pina 說過,他很在乎一個人「為何而動」。許多人因此誤會 Pina 只關心內在,但事實上他也很在乎技術的準確,余采芩說:「是要在基本功之上出現的內在,不是沒有基本功,然後只有內在。」

余采芩。由 Meimage 提供。
余采芩。由 Meimage 提供。

如果觀眾想了解什麼是「舞蹈劇場」,余采芩推薦可以從欣賞《春之祭》入門。涵括 Pina 諸多基本動作,舞團過去經常在新舞者加入後的夏天開始演出這齣舞。不同於1913年芭蕾舞劇中具象的民族服飾與舞臺環境,Pina 版本的《春之祭》讓舞者服裝極簡化,場景也僅是在臺上鋪滿大自然的土壤,一切純粹如詩。

然而對舞者來說,在土壤上跳舞是充滿變數的挑戰。一般排練是沒有土的,到演出前才有兩次鋪土排練,第三次就是正式演出。一大群人在又濕又重的土壤遊走換位,塵埃翻掀,每踏一步都是未知的狀態。快速且極致的動作變換,地板不平,可能使舞者顛簸或暈眩。有時他們要的也正是這臨場自然的生命狀態。在控制與不控制之間,要描述碧娜.鮑許舞作迷人之處,余采芩會形容那是「人性的展現」。這次帶北藝大學生排練,他一再提醒:「你們每個人的位置不一樣,走的路線、經歷的事情不一樣,所以整支舞到最後當下的狀態是不一樣的。我要看到那個東西。」

鋪滿土壤的舞台。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提供(黎宇文攝影)。
鋪滿土壤的舞台。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提供(黎宇文攝影)。

碧娜.鮑許《春之祭》劇場排練照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提供(黎宇文攝影)。
碧娜.鮑許《春之祭》劇場排練照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提供(黎宇文攝影)。

因為在乎人性,鄔帕塔團員的組成形形色色。舞蹈劇場不教演戲,而是讓舞者透過舞作表達感受。「所謂的表演不是去表演,沒有觀眾在看你們,當你沉浸在其中,你就是那個角色。」余采芩說。舞者養成與生存的道路不容易,很難說國際舞團徵選的標準如何,未來也可能各有際遇。「學生們或許從中領悟,跳舞還有不一樣的方式,之後就是自己的選擇了。」

年輕舞者們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球劇場演出前,排練《春之祭》。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提供(黎宇文攝影)。
年輕舞者們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球劇場演出前,排練《春之祭》。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提供(黎宇文攝影)。

鋪土儀式。
鋪土儀式。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提供(黎宇文攝影)。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提供(黎宇文攝影)。


以生活為養分,永不熄滅的熱忱與渴望

當年做出選擇,朝碧娜.鮑許奔赴而去的年輕舞者,如今加入舞團已16年。舞者余采芩有一雙敏銳的眼睛,善於觀察哪些事物可以微調而變得更美。生活中,他喜歡好好為家具拋光上油,在陽臺照料薰衣草花圃慢慢生長。舞蹈上,他享受全副身心合一的純粹狀態,也踏實打磨自身。「很多旅外舞者都回北藝大教課了,可是我覺得自己都還不夠。直到這次《春之祭》,臺灣舞者跟 Pina 工作過這支舞的沒有別人啦。我沒辦法再推脫了。」沒想到從舞者變成老師,讓他在不同視野的整合中,開啟全新的領悟。

余采芩(右)擔任藝術總監,指導學生排練碧娜.鮑許版本《春之祭》。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提供(黎宇文攝影)。
余采芩(右)擔任藝術總監,指導學生排練碧娜.鮑許版本《春之祭》。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提供(黎宇文攝影)。

「一般舞者其實手做到這邊而已。」他演示著手臂向上的動作,「可是我們要求延展的空間要更大。動作很快,要精準,同時面對很多情況,人體在極限的狀態還要更極限。手腳、軀幹、全部,能量都打開。」作為一名舞者,余采芩自我要求完美,但是當他作為指導者,看見學生其實不完美的時候,「我發現那個 longing 的狀態,不是要真的做到完美。我理解了,在不完美中繼續追求,渴望達到但永遠達不到的那種完美。」

余采芩。由 Meimage 提供。
余采芩。由 Meimage 提供。

我理解了,在不完美中繼續追求,渴望達到但永遠達不到的那種完美。

《春之祭》有位主舞,是最終穿上紅衣獻祭的女子。2009年余采芩29歲,入團第二年,他首度擔綱紅衣女子。往後每年巡演,直到2013年他感覺自己真正從這個角色破殼而出,一路再跳到2017年《春之祭》暫時封箱。2025年暑假過後,時隔八年,鄔帕塔舞蹈劇場預計將在德國再度演出《春之祭》。

排練時必須通過話語,提煉心得,讓學生理解為什麼這樣做,余采芩反思,這些放到自己身上是成立的嗎?即將迎接四十代中旬的年紀,身為舞團最後一位與 Pina 工作過《春之祭》,且還在跳的舞者,不同的時空似乎又串接回響起來。「我期許自己可以跳最後一次,來驗證這次學到的東西。」

北藝大舞蹈系學生排練《春之祭》,中央演出獻祭的紅衣女子。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提供(黎宇文攝影)。
北藝大舞蹈系學生排練《春之祭》,中央演出獻祭的紅衣女子。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提供(黎宇文攝影)。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