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閱讀

用盡全力愛孩子,真的是有效的教養方式嗎? 用正向而溫和的方式這樣改善你和孩子的關係吧!

用盡全力愛孩子,真的是有效的教養方式嗎?事實擺在眼前:有時候「愛」反而使得立意良善的父母,走向控制、溺愛或放縱的極端,使家庭生活變成了親子權力鬥爭,牽扯出無止盡的口角與衝突。
用盡全力愛孩子,真的是有效的教養方式嗎? 用正向而溫和的方式這樣改善你和孩子的關係吧!

文/簡.尼爾森、雪柔.埃爾溫 出版社/遠流出版 圖/網路

愛太多的兩種極端:縱容與過度控制

父母很少承認自己的做法「極端」。你可能會問:「我只是在做自己分內的工作,只做對孩子最好的事情,怎麼可能會極端呢?」另一方面,你也可能承認:「我知道這種做法沒什麼效果,但我不知道還有什麼辦法。孩子做出了不當行為,我不能就這樣放過他。」

如同前文所述,考量自己當下的管教行為會造成什麼長期影響絕非易事,尤其孩子常常把父母惹毛,當他們做出拙劣(時而危險)的選擇,又使得父母焦急不已。你愛孩子,才會管教他們;但管教過程中也有許多常見的錯誤,是因為愛而犯下的。許多父母沒有發現自己的管教方式太過極端,其實是因為他們頻繁擺盪於兩個極端之間,所以感覺上好像達到了平衡。

第一章,我們舉出簡短的例子,說明「愛太多」的意思。第二章,我們舉例說明愛太多造成的傷害。在接下來的兩章當中,我們會深入探討父母在求好心切之下,常使用的兩種極端方法,也就是縱容與過度控制。

瑪莉亞是一位媽媽,她也和其他家長一樣,面臨兩難的困境:「我採取放任的態度,直到我受不了自己的孩子才改變做法,」她說,「接著我嚴格控制孩子,到最後我卻受不了我自己。我很愛他們,但用這兩種極端的方式管教孩子一點也不有趣,而我又不知道還有什麼辦法。」又是那句老話:我不知道還有什麼辦法。看來這句話點出了愛太多的父母們的窘境。

左右為難的窘境

幾乎每一位和我們聊過的家長,都不喜歡孩子想要立刻滿足欲望-「我現在就要!」-或大發脾氣、非得要爸媽讓步才罷休。人們若看見有些青少年只為了「好玩」就破壞別人財產,也是頻頻搖頭。很遺憾,我們都聽說過青少年(甚至是更小的孩子)砸壞信箱、蛋洗別人住家、砸碎聖誕燈飾等惡形惡狀。你一定也見過太多令人想敬而遠之的孩子,因為他們行為魯莽、貪得無厭,不會為別人設想又自私自利。你一定也曾聽人批評(或是自己也抱怨過),某些孩子變成小霸王,多令人難過。每個人都在談論這些孩子,談論教出這種孩子的社會多麼堪憂,但究竟是誰、是什麼現象要負責?孩子需要更好的教養,這已經算是眾所皆知的常識了。殊不知這正是混亂與問題的起點:究竟何謂教養?

教養不等於處罰

在社會上,大多數人將教養與處罰畫上等號,但事實並不然。有些父母認為,愛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懲處「教導」孩子,畢竟他們不希望放任孩子撒野,更不希望孩子長成前幾段描述的那種野蠻生物。為了徹底剷除這些可能性,父母便開始嚴格控制孩子。

另一種父母則認為,愛孩子最好的方式,是不讓孩子因懲罰而受到羞辱。畢竟他們不希望孩子有樣學樣,用暴力解決問題,也不希望孩子濫用權力、控制別人。這些父母通常會變得過於放縱。當然,在兩個極端之間搖擺不定的父母也大有人在。

驚天大秘密之再強調一次

第二章透露了一個「天大的祕密」,我們還要在此強調一次:在兩個極端之間,確實存在其他的做法,那就是溫和且堅定的態度。在溫和且堅定的態度當中,沒有任何的控制、懲罰、縱容,但它可以達到真正的教養:教導孩子正確的行為,養成良好的判斷能力和負責任的態度,培養出正確的態度和觀念,在人生中充分發揮所長。

若想達到最佳教養效果,父母就不該採用任何極端的做法。孩子需要的教養,是教他們學會自律,而不是倚賴外在壓力才能把事情做好。孩子需要的教養,能傳授他們重要的

生活技能,例如尊重他人的溝通方式,以及解決問題的技巧。孩子需要的教養,是教他們將心比心,尊重別人,也尊重自己。簡言之,孩子需要的並非糾正當下行為的教養,而是善加考量長期影響的教養。後文我們會舉例說明許多有效的教養方式,不過首先,我們想讓你瞭解哪些是效果不佳的教養方式。

教養的負面示範1:縱容

溺愛孩子就不是尊重的表現。阿德勒(Alfred Adler)是家庭治療領域的先驅,他認為孩子生命中可能出現三種潛在的問題:(1)殘疾,(2)溺愛,(3)忽視。阿德勒接著說,身體上的殘缺並不是問題根源,而是因為大多數殘疾的孩子都會遭到溺愛或忽視。

一位智者曾經說過,孩子從生長環境中學習。如果父母的行為暗示孩子「你是家裡最重要的人,我們永遠不應該讓你不快樂」,孩子成人後很可能抱持相同想法,老是期待別人的關注和付出。如果父母在家尊重彼此、互相照顧,孩子就能趁這個機會學習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的需求和想法。孩子要長成健康的成年人,這顯然是不可或缺的一課。問題在於,對父母來說,愛太多反而可以獲得比較良好的「感覺」。至於設下規矩、拒絕孩子的要求、花時間照顧自己(和伴侶)︙︙許多父母覺得這些行為太過自私,而且還得先花上大把的時間教孩子自己去一旁玩耍-所以父母乾脆選擇不這麼做。長期下來的影響實在令人不敢想像,任何一位和這些自我中心的人結過婚的人,都會這麼告訴你的。

教養的負面示範2:控制

另一些父母認為,嚴格監控孩子才是正確解答。這些父母奮力抵抗溺愛和縱容,於是落入了愛太多的另一種極端「控制」。這種教養策略建立在一個誤解之上:凡是關愛孩子的好父母,都應防止孩子犯錯,也應盡全力防止孩子犯下任何錯誤。他們認為,只要父母設下嚴格的規定,嚴加鞭策,便能將孩子形塑成該有的樣子。

縱容和控制是常見的兩種教養傾向,同時也是愛太多的兩種極端行為。為什麼「好父母」很愛孩子,卻選擇了如此極端的方法?美國女性雜誌《麥考爾雜誌》(McCall’s)曾指出,過去五十年間在心理健康上的研究成果,並沒有幫助父母做出更明智的選擇,也沒有強化父母對自身能力的信心。該篇評論檢視了十大心理學雜誌,卻發現沒有一篇文章以「健康」一詞描述母子關係,這些文章總是指責母親太過投入,要不就是疏於照料孩子。

事實上,不久前「專家」才將孩子的自閉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患歸咎於父母照顧不周(當時的專家大部分是男性,因此尤其將矛頭指向母親的疏失)-但現在我們都知道,這些疾病主要是遺傳因素導致。到最後,認真又憂心的父母們管教孩子,往往是為了避免犯錯,而不是為了教導、鼓勵孩子。沒有信心又困惑不已的家長最後發現,最簡單的方法是任由子女擺布,或是掌控孩子所有的觀念和行為。

健康的教養方式,是以尊重、鼓勵又有效果的方法教導孩子。兒童心理學家德瑞克斯指出,健康教養的祕密在於溫和又堅定的態度。溫和的態度表現出對孩子的尊重,而堅定則代表父母重視現在該完成的事。聽起來很合理,那為什麼執行起來卻如此困難呢?瑪莉亞(那位不知道還有什麼辦法的母親)告訴我們:「在氣頭上,我很難拿出溫和的態度。平心靜氣的時候,我又常常忘記態度要堅定。這兩件事感覺很難並行。」

這正是讓許多父母困擾不已的原因。有些父母沒有心思練習如何同時表現出溫和又堅定的態度,有些父母沒有接觸過能夠同時表現出這兩種態度的教養技巧,對於這種方法的實務運用也毫無概念。本書會深入討論有哪些方法可以實踐溫和而且堅定的態度。不過,我們先來看看深愛孩子的父母還會出現哪些常見(卻鮮少見效)的極端做法吧。

教養的負面示範3:出於愛的過度控制

父母對孩子的控制,可能出現在最難想像之處。我們來看看珍妮和女兒瑪麗的故事。

瑪麗十五歲,態度叛逆又愛頂嘴,上課常遲到,對師長無禮,學業也很糟。值得嘉許的是,瑪麗本人也承認她在學校的表現不佳;她抱怨上課超無聊的,而且老師又不喜歡她。可是她用來批評媽媽的詞語,可就尖銳得多了。

珍妮懷疑瑪麗和朋友可能吸食大麻,她擔心女兒會惹上麻煩。瑪麗故意和她作對,不遵守使用電話和電視的規定,還時常羞辱她(母女倆常對彼此尖聲叫罵,瑪麗會罵媽媽是「該死的婊子」),種種行為都使珍妮憤怒不已。珍妮把所有裝有電視和電話的房間都上了鎖,連她自己的房間和浴室都不放過,但最後引爆兩人爭端的導火線,竟然是一顆平凡無奇的燈泡。瑪麗常常「忘記」隨手關燈,珍妮給她的「報應」是燈泡壞了不換,所以瑪麗在家裡能待的幾個房間都沒有燈光。瑪麗的叛逆行為越發激烈,媽媽訂下的規矩再怎麼嚴格都無法矯治。

另一位爸爸高登,則是位飽受挫折的繼父,他和十歲的繼女雅曼達每晚都要吵架。有天晚上高登還追著女兒滿屋子跑,兩個人都氣得扯開嗓子大吼大叫。高登坦承自己個性固執,又嚴格管控孩子-他說,這是他拉丁裔的血統使然。父女倆為什麼爭執不下呢?為了淋浴規定。雅曼達不喜歡用淋浴的方式洗澡,高登覺得她泡澡浪費熱水和洗髮精,花太多時間。高登和太太一起到親職教育團體尋求協助,他在討論中透露,從孩子嬰幼兒時期到現在,他們用的是同一套「洗澡時間表」。女兒反抗,高登則堅持執行,他甚至坐在馬桶上,一邊說教一邊監督女兒洗澡,雅曼達則在淋浴間裡邊哭邊洗。隨著雅曼達進入青春期,高登意識到他不可能再依賴這個方法了。

到底該怪誰:父母還是孩子?

有趣的是,瑪麗和雅曼達這兩個孩子都符合「對立性反抗疾患」(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的診斷標準,這個「病症」在心理健康領域越來越常見,主要指的是孩子愛爭論、常發脾氣、刻意反抗或拒絕與大人合作,把自己的缺失怪到別人頭上,具有易怒、急躁、忿恨、報復的特質(美國精神醫學學會著,《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一九九四)。孩子魯莽、無禮、叛逆的行為確實不該縱容,但瑪麗和雅曼達的行為都是源自家長的過度控制。如果家長改採溫和、堅定的態度設立規定,徹底實踐,孩子的行為是否也會有所改變呢?

在親職教育團體的幫助之下,高登夫婦決定試試看不一樣的做法。他們認為孩子一週只要淋浴三次就可以接受,於是把三個孩子全都找來,一起開了個家庭會議,讓孩子們安排自己洗澡的時間表。雅曼達告訴父母,她比較喜歡泡澡,可以一邊聽聽音樂、看本好書。

高登冷靜地同意她可以泡澡取代淋浴,只要別在家人趕時間的時候佔用浴室就沒問題,這態度簡直把雅曼達驚呆了。同時,高登也努力不再發號施令,而是問孩子願不願意幫忙合作,也仔細反思自己的行為看在孩子眼裡會有什麼感覺。改變需要時間,高登也坦承他犯了很多很多的錯。不過,家裡的怒吼和爭吵漸漸少了,全家人的相處情況也融洽許多。

至於珍妮和女兒瑪麗,則是一起去找治療師,接受了一陣子的諮商。珍妮最後承認,她確實訂下了不合理的規矩,自己的情緒也有失控之處,因此引發了瑪麗一部分的叛逆行為。但是她仍然無法放棄掌控一切的需求,所以較量大小聲的戲碼還是在家中不斷上演。六個月之後,珍妮告訴女兒,這個家不歡迎她了。瑪麗現在和爺爺一起住,接受藥癮戒治門診的治療,已經好幾個月沒跟媽媽說過話了。

高登和珍妮都是愛子心切的父母,都是為了孩子的最大利益。事情怎麼會演變成這樣呢?事實是,過度控制的父母往往必須面對唱反調的叛逆孩子,因為在這種教養策略之下,孩子心目中保有個人權利和自尊的唯一方法,就是反抗嚴苛的父母。孩子們全力反抗,面對批評、嚴懲,甚至長達數週的禁足,也不屈不撓。父母改變教養方式,往往能連帶改變孩子的行為-這是行為療法和藥物治療鮮少達到的效果。

我都是為了你好

父母堅持控制孩子,通常是出於憂慮,擔心孩子若沒有服從父母的要求,自己身為家長的權威和立場便會遭到動搖。也有一些家長是為了防止孩子犯下他們年輕時的過錯,才選擇嚴格監管孩子。我們接下來要談到的這位媽媽史黛拉,就屬於這種,她也身陷於「害怕孩子犯錯」的陷阱當中。

史黛拉青少年的時候非常叛逆,學業糟透了,身染毒癮,又與多人發生性行為,懷孕後墮胎。現在的史黛拉是一位成功的證券經紀人,也是獨力撫養孩子的單親媽媽,在環境單純的住宅區為自己和十四歲的女兒簡妮經營一個溫暖的家。然而,她一直害怕簡妮會重蹈她的覆轍,所以她嚴格監控女兒的行為,預防憾事發生。

簡妮在學校非常優秀,但媽媽卻總是緊迫盯人,史黛拉不相信女兒可以自動自發管好自己的學業狀況。所以,簡妮以青少年常用的老招數回應:非得要等到媽媽嘮叨才開始做功課。兩人建立了固定的互動模式,跳起了「你不念我就不做事」的雙人舞。雙方都不滿現況,不過至少功課是做完了。也難怪史黛拉認為只要她不罵人簡妮就不會做功課。史黛拉決定把簡妮拖去諮商,與一位專精親職教育的治療師談談。

在諮商晤談中,治療師問簡妮,「妳對自己的好成績有什麼感覺呢?」

簡妮回答,「我喜歡拿高分。」

接著治療師問,「那媽媽念妳去做功課的時候,妳有什麼感覺?」

簡妮說:「我超討厭她嘮叨的。有時候我故意不做功課,只是為了激怒她,因為她惹我生氣,所以我也想惹她生氣。」

史黛拉插嘴,「但我不念妳,妳根本就不會動手做。妳每次都拖到最後一秒才開始做功課,然後隨隨便便撇兩下就想交差。」

簡妮聳聳肩,看起來很不高興。

如果史黛拉停止嘮叨功課的事,情況會如何改變呢?我們猜測,簡妮的成績可能會暫時下滑。畢竟母女倆已經建立了既定的互動模式,任何改變對雙方來說都難免不太習慣。

其實,儘管孩子對父母先前的做法抱怨連連,可是等到父母放手了,孩子往往會變本加厲,試圖刺激父母拿出熟悉的回應方式。(誰說人類的行為一定是理性的?)

不過,只要史黛拉開始相信簡妮,幫助她探究自身行為造成的後果,簡妮很可能會自動自發完成功課。簡妮也承認自己喜歡拿好成績。在此提供父母們一個技巧,聽起來也許不太合理,卻十分有效:如果希望孩子學會負責,父母就必須「有意識的不負責」。有意識的不負責,不是要你放棄孩子,而是指父母不替孩子負責,轉而教導孩子為自己負責。協助孩子探索自身行為造成的後果,就是其中一種做法。親子一起探究後果,不是將後果強加於孩子。

「探索後果」和「把後果強加於孩子身上」,可是大不相同。強加後果可能是:「功課沒做完,就不准跟朋友講電話。」父母可以等待情緒緩和時,問一些問題幫助孩子思考,陪孩子一同探索:「你覺得成績變低的原因有哪些?這件事讓你產生了什麼感覺?你對自己有什麼目標?你有哪些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友善的語調是關鍵。語帶威脅,只會邀請孩子做出標準的回答:「不知道。」(你是不是也常聽見這答案?)你是不是真心對孩子的想法感興趣,他們永遠都分辨得出來。

向史黛拉和簡妮解釋了這件事之後,治療師問她們願不願意改變原本的舞步,用以下幾個步驟創造新的互動模式:

1.媽媽停止為了功課問題對簡妮碎碎念。

2.簡妮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承擔所有後果。

3.媽媽會協助簡妮探究她的行為將會造成什麼結果-但前提是母女兩人都願意用友善、尊重的態度對話,而且一切都是為了幫助簡妮釐清她在生命中真正重視的事物,以及如何達成她的目標。

簡妮覺得這方法很棒,媽媽則心不甘情不願點了頭。簡妮感受到媽媽不太情願,便說:「如果妳沒有做到,我要告狀喔。」大家都笑了,治療師澄清:「要學習新的舞步,妳們可能都需要一些外在的協助。我很樂意幫忙。」

新書簡介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

用盡全力愛孩子,真的是有效的教養方式嗎?事實擺在眼前:有時候「愛」反而使得立意良善的父母,走向控制、溺愛或放縱的極端,使家庭生活變成了親子權力鬥爭,牽扯出無止盡的口角與衝突。 本書的目的,便是幫助家長找出對孩子、對父母來說最管用的教養方針,培養出理想的親子關係;並且刺激家長思考:自己真正想教給孩子的是什麼,同時引導家長在教導孩子時把眼光放遠,想想長期的影響。

作者簡介

簡・尼爾森博士 Jane Nelsen, Ed.D.

 教育心理學博士,傑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加州婚姻暨家庭執業諮商師,猶他州婚姻、家庭與兒童諮商師,美國「正向教養協會」創始人,曾多次在影視名人歐普拉的節目上介紹如何有效的進行正向教養。 她年輕時不到20歲就結婚,總共生了7個孩子。為了撫養孩子,花了11年時間才把大學部唸完。她一直苦苦尋找最適當的教養方式,當過嚴厲的虎媽,也當過無微不至的直昇機父母,但都沒有用,甚至到後來她的孩子開始吸毒、在家後院種大麻。 有一天,學校的教授推薦她採用阿德勒的正向教養法。經過不斷嘗試與實用,她發現這套方法最適合在家庭、學校裡應用。取得教育博士學位之後,她重新整理阿德勒的理論,率先開始把「正向教養」發展成實用課程。學界也因此推崇她是「推廣了大師的理論」之第一人。

雪柔・埃爾溫 Cheryl Erwin, M.A.

婚姻與家庭治療師,開業之餘也擔任講師與訓練員,並參與多本《正向教養》系列書籍的撰寫,現居於美國內華達州雷諾市,也在當地主持一個以親子教養為題的廣播節目

購買連結

博客來:https://reurl.cc/lnoej

誠品:https://reurl.cc/KEbXj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