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閱讀

野獸文青周信佐:「付出是維持感情的必須,但千萬不要為愛犧牲自己。」

對於生活感到茫然,工作也失去目標嗎?看完野獸文青周信佐的真實自白《在名為人生的旅途,做個夢想的逃兵》,或許可以讓你的憂鬱獲得一些良藥。

Photo / 尖端出版、周信佐IG

野獸文青周信佐:「付出是維持感情的必須,但千萬不要為愛犧牲自己。」

有過多重身分,從咖啡廳老闆、廣告模特兒到新媒體操作顧問,1988年生的周信佐肯定是成功的斜槓青年代表之一,但你不知道的是,他曾是老師眼中那個沒救的孩子,從6歲開始幫忙家庭代工,16歲開始打工獨立生活。他的人生沒有得過任何一張獎狀,第一份引以為傲被收錄於雜誌中的文章被拿去墊茶水。

別看他有著帥氣、光鮮亮麗的外表,內心底他始終不是個太有自信的人,只是被生活逼著早熟,想證明自己不是個「撿角」(沒出息、沒救了)的人,他拚了命工作,15年的社會經歷有著近百份的工作經驗,卻在為了填滿那張以「我的夢想」命題的白卷,他發覺自己「病了」,每個夜深人靜中感覺自我空洞,甚至必須前往身心科就醫。

藉由《在名為人生的旅途,做個夢想的逃兵》,周信佐將他壓抑的情緒抒發,也同時剖析自己的狀態,給予也有著同樣經歷的你,一點點共鳴和慰藉。

美麗佳人獨家摘文

後悔

人會有各種情緒,這是基本。

但很微妙的是,當你的情緒比較豐沛時,旁人會說你無法控制、不理智。而當有人情緒比較不易表現,壓抑在心中時,又會被指責是無情、沒有人性。

有一段時間,我對於深陷於「悔恨」的自己感到不耐煩。每到夜深,一個人在睡前,望著窗外,想著今天說過的話、做過的事,一件件後悔。「為什麼我不這樣說?」、「為什麼我不那樣做?」、「我錯過了什麼樣的機會沒有把握?」一整個晚上無盡的檢討,把自己的情緒弄得愁雲慘霧,低迷到不行。

直到有一天,也許是某個很戲劇化的過程,有如漫畫般的情節,我思考著,該如何掏出腦中的那束情緒。

一切皆有一個脈絡存在。

起初都還是小小的。

我剛開始離家念設計時,雖然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但總是多少能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而在那個充滿探索的新鮮期,大量吸收是必然的。十幾年前,雜誌並沒有這麼多,當時我喜歡蒐集跟翻閱大量的雜誌,還有很酷的音樂。但總會有錯過或是錢不夠的時候。錯過了某個期數,或是漏掉了某張專輯,心中就會覺得很可惜,糾結很久。

而隨著時間推進,越來越多有趣的出版物問世,加上網路的推播,自媒體的發展,有趣的、充滿知識與功能的部落格或是社群媒體也越來越多,音樂也是,網路加強了獨立創作者的發展性,創作人的比例逐漸增加,作品也更容易端到我們的面前。但相反的,你的時間卻越來越少。

原本只需要念書的你,開始要工作,換過住的地方,朋友圈也擴大,想關注的也不再只是視覺傳遞為主的雜誌與好聽的音樂。兩相消長,你能完整關注的事情越來越少,意表著你錯過的事只會越來越多。直到我再也無法擠出時間了,我花了一段時間與自己溝通:「錯過是一件我們必然要面對的事,我必須好好地接受。」

不過這是比較好聽的版本。

通常我大概就是在心裡對自己嗆聲:「要嘛你就現在去把那個沒買到的東西買回來,不然就不要靠北。」

真的想要或是需要,就馬上去做,不然就放手。

而後,回到那一段我慣性譴責自己的過程當中,我對於整個晚上都要泡在低迷的情緒裡面感到厭煩。我開始往回找源頭,每當有後悔的情緒產生時,我便如法炮製地對自己說:「要嘛你就想好、準備好,再去做,不然就乾脆不要做。不要隨便處理了之後再來靠北結果。」

除了一直對自己精神喊話之外,倘若面臨的是一些關乎於人生的選擇,我逐漸養成一個運算習慣。無論是關乎感情,或是要不要換工作,我會將選項套用到生活中,然後像是影印一樣,將日子往後複製五年、十年,其中一定會有些選項,在某個時間點裡,讓生活變成不是自己想要的模樣。那麼,許多模糊的不確定性就會相對清楚得多,選擇也會變得容易一些,我也逐漸越來越少產生後悔的情緒。

有人說,那是因為你懂得承擔了,責任心變重。

但不論真正的成因是什麼,我的確比較少後悔了,就像是我真的將後悔從我的情感束裡抽掉一般。也可能是相較於過去,我只能改變現在,比起去考慮為什麼當初不這麼做,我會花更多時間去想:「我現在可以怎麼做?」

你在當下解決現在的問題,出口將自然開啟,但當我們只深陷於過去時,我們只會成為自己的問題。


犧牲

在感情中,必然的維持,是付出。

基於個性上的不同,有些人透過付出獲得滿足,有些人則必須處在獲得的過程裡,才能感受被愛。而這無關於誰愛誰比較多,倘若在這段關係當中,有一方沒有付出,不侷限於有形或無形,其中的感情通常難以維持,無法繼續扶持著對方往下走。

話雖如此,在感情中,我是比較自卑的。有時,甚至會很害怕對方的付出。

曾經有很大一段時間,生存對我來說,是相當不容易的。

日常的飲用水,是帶著水瓶去公司裝。晚上上課前的晚餐,是跟同學共吃一碗泡麵。那段時間對我最沉重的影響之一,是我位移了心中價值觀的排序。工作,或是說存活,被放在首位,而後才是感情及家人。清楚明白這件事的自己,十分害怕愛情故事的情節或字句被帶到現實裡。

「如果你愛我,你會懂我。」

「如果你愛我,你不會無法擠出時間陪我。」

「如果你愛我,你不會把工作看得比我更重。」

在認識之初,我總會與喜歡上的那個人溝通:我,從懂事開始,一直以來都不是一個「好的」戀人。

甚至我害怕「真愛」。無論是自己的,或是來自愛人。

那些愛到飛越洋洲、那些愛到身無分文、那些愛到被公司革職、那些愛到與家族決裂、那些愛到與世界為敵、那些愛到沒有自己的。那樣純粹而真心、濃烈而真摯的感情,是我敬佩,也相對害怕的。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我很恐懼對喜歡的人表達愛意,也害怕用整個人生來對待我的對象。

倘若他真心愛我,我害怕自己無法對價地償還他的愛。

倘若我真心愛上他,我害怕自己無法傾注一切去愛他。

人雖然大多無法承認───

感情中的付出,最後往往會形成一種較勁。

誰付出得多,誰又付出得少。是碰得到的物質,還是只能意會的感情?從那些愛至心深的戀人口中說出來的「自己」,從來都不是計較的。

「我只在乎你愛不愛我,不在乎你對我付出多或少。」

「我只要你真心對待我,從來沒有要你付出什麼。」

這些話不違心,但並不合理。因為正是付出的天秤失衡了,才會有這樣的感受。那些被索求的,所謂的愛與真心,不也都是付出的一種形態?

在彼此的關係失衡之後,讓人更加無助的,是那水平位置再也無法被調整回來。感情上的失重,即便我們揮金如土,即使我們耗盡人生,都無法找到相應的砝碼,調整兩人之間的差距。再豐沛的感情,終究要失去原來的色調。即便是從付出中得到感情富足的人,也都要感到疲累,直至舉步維艱。

這樣的付出,若只是單純的較勁,也許都還算好。

往往,愛到沒有自己的人,總覺得自己的付出是一種犧牲。

這才是最危險的事。

通常在犧牲的背面,便是期待著回報。你會覺得自己的犧牲應該有所獲得,才是有意義的。但是那個得到,往往都是不夠的。因為當下你只能「感覺」到自己的犧牲,無論你的對象償付了多少感謝、做出多少回應,或是相對為你付出了多少自己所能付出的一切,你永遠都無法感到滿足。永遠。你的犧牲,達不到等價的交換。多數人其實並不如自己想像的,擁有足夠的同理心。那個瞬間,被蒙蔽的自己,無法體會對方釋出了多少回應,品嘗的都是自己在犧牲上的苦。

「犧牲」在你心上刻下的痛、留在你靜脈裡的苦,是再多的喜悅與愛都無法治癒的傷口,是再多付出都無法填補的黑洞。

只能勒索自己,勒索你愛的人,乃至勒索這個社會與這個世界。

你感到不公,你覺得自己為愛所作出的犧牲,需要一個更完整的代價。

但愛,原來應該是沒有代價的。

也許,並不是每個人都愛的這麼極端。

或許,那些都只是我不夠勇敢去愛人的理由。

但相較於愛人更勝於愛自己的人,我的確偏好選擇與那些能夠愛自己的人交往。我是這麼相信的。懂得愛自己的人,才能懂得愛人。我希望我們能夠珍惜彼此,但也能留有足夠讓雙方生活與喘息的空間。就像在失壓的機艙中,你應該先為自己帶上氧氣罩,再幫身旁的人戴上氧氣罩。而不是將愛變成無限大的課題,變成窒息彼此的壓力。

付出是維持感情的必須,但千萬不要為愛犧牲自己。

現在是廿一世紀了,在荒島上砸斷自己的腳給對方吃這種劇情,在你心中也許是萬般的動人心弦,但一般來說,還是比較偏向駭人聽聞的那一邊。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