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閱讀
從時尚紀錄片、微電影中,看時尚精品隱藏在背後的寓意與細節
by Samantha Xin-更新
文:積木文化 圖:積木文化、web
根據「歷史連續性模型」(Historical Continuity Model)指出,每一種新時尚都是前一種時尚的進化產物以及對過往時尚的闡述。如《范倫鐵諾:時尚天王》(Valentino:The Last Emperor)記錄了品牌的發展、被收購,直到最後一場高級訂製服登場,Valentino 說:「我熱愛美,這不是我的錯。」對於時尚迷而言,透過網路隨選串流影片的OTT服務公司提供許多時尚紀錄片,是了解時尚產業與時尚工作者的好途徑。
每個世代都嘲笑舊時尚,但虔誠地跟隨新流行。
美國作家︱Henry David Thoreau
紀錄大師的時尚電影
《時尚大師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這部影片敘述他戲劇化的一生,21歲就接下Dior品牌的設計總監大位,並以如同三角形般、上窄下寬搖曳的連身裙裝「trapeze line」,在第一場Dior服裝秀中一夕成名。爾後,聖羅蘭與事業夥伴與摯愛Pierre Bergé於1962年共同成立YSL品牌,雖然聖羅蘭屢屢證明自己打破性別界限、引領時尚革命,仍自陷於內心的偏執、憂鬱與同性戀陰影,電影中也真實呈現他酗酒、嗑藥的脫序生活,最後在Pierre Bergé的陪伴下辭世。
《時尚大師聖羅蘭》電影內容細膩,從故事的鋪陳及電影上映周邊的活動,例如YSL「拼接時尚五色眼彩盤」順勢上市, 有許多可學習的時尚「眉角」,比如時尚如何從藝術取材,服裝從手繪稿到製作的過程,設計師如何呈現自我風格,還有幾場經典的Dior與YSL服裝秀。片中,時尚秀前紊亂的後臺與工作人員的緊繃心情、走秀當中的緊張情緒與會場中的屏氣凝神,以及秀結束之後的觀眾反應與設計師謝幕,都相當逼真傳神。
品牌的感知真實性
體現在品牌的穩定性和一致性、獨特性、信守承諾的能力和不受影響這四方面。Chanel 一百週年時,兩部有關香奈兒女士的傳記電影出爐,《時尚女王香奈兒》(Coco Before Chanel)以及《香奈兒的祕密》(Chanel Coco & Igor Stravinsky),前者講述她成名前的故事與創業,後者著重在成名後的戀情與事業。
導演各自從不同的角度詮釋主人翁的生平,品牌當時並不涉入導演的敘事手法與觀點,僅提供服裝諮詢與手稿,也就是讓電影歸電影,由觀眾自己解讀劇情。這兩例子共同都提到服裝與手稿,事實上,多數的時尚品牌都會建立典藏中心來保存歷屆設計師的作品、手稿、圖片、訂製服等,等同品牌的資料庫,規模大的品牌甚至設立基金會、博物館來收藏相關作品,好比YSL基金會、Chanel典藏館、Gucci博物館等,都是品牌的資產。
電影是品牌延伸
雖然電影發行與品牌無關,品牌仍會藉著電影上檔邀請VIP 客人與媒體觀賞,維繫關係,增強品牌的延伸連結及口碑效應。學者的研究指出,品牌會概念化成為記憶中的一個類別,品牌延伸(brand-extension)的評估會通過個人記憶中母品牌(parent-brand)類別,和延伸類別之間的感知相似性進行調節。
當所延伸的產品屬於體驗性質且為無形的商品(例如電影)時,相異的延伸將比相似的延伸更受青睞。顧客在尋求多樣性的行為下,設計師電影賦予時尚品牌超乎產品外的好感,電影也為品牌加分,就像《璀璨風華Dior之夜》(Dior and I)述說一場高級訂製服秀的臺前幕後,一窺Dior設計師Raf Simons的心路歷程,電影並不是狹隘的宣傳工具,而是傳達精彩故事的媒介,時尚品牌仍會根據原著、劇本、導演、演員等多方因素,選擇性的支持、參與或推辭電影的拍攝。
時尚紀錄片與時尚工作者
除了設計師之外,時尚產業中還有許多類型的工作者,如時尚編輯、模特兒、時尚達人等,不少紀錄片是以這些對象與其工作內容為出發。Diana Vreeland 總是打破傳統美的價值,挖掘個人自我,如果你個子很高,就穿上高跟鞋盡量更高,讓缺陷變美,《時尚教主:黛安娜佛里蘭》(Diana Vreeland:The Eye Has to Travel)紀錄Diana的生平及職業生涯,以及如何引領二十世紀美國的時尚轉變。
《超級名模推手》講述Elite模特兒經紀公司創辦人 John Casablancas 從沒沒無聞到成功崛起的故事,當中還有婚外情醜聞。他被戲謔擁有全世界最棒的工作,旗下的名模有Cindy Crawford、Linda Evangelista、Naomi Campbell等。《時尚天后的繽紛人生》敘述只會打破規定的高齡時尚指標Iris Apfel,善用各種服飾配件創造新的觀點,她收集了大量高級服飾與珠寶,出借給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出後聲名遠播。
微電影是行銷的一種形式
不同於電影與紀錄片,微電影(micro film)則是故事行銷或內容行銷的一種形式,可以作為形象、產品或旅遊宣傳、公益推廣、商業訊息傳播或創意表達。Chanel官網不時會推出《Inside Chanel》微電影,每個章節都以一支短片講述一個主題,對於品牌有興趣的人可透過影像快速了解品牌歷史,再透過Facebook、Twit ter、IG進行轉發,這種訊息的擴散被定義為「一種透過社交媒體平臺的上下文」,將訊息從個人傳送給其他人的現象,是內容行銷的重要機制。
微電影的優點:短時間講個吸引人的故事、製作成本相對較低、快速的周轉時間、易於在社交媒體擴散、可發展為系列影片或作為廣告片等。通常搭配整合行銷傳播擴散效果更佳,手法有透過員工個人社交媒體帳號推播、在多平臺購買橫幅廣告(banner)、以電子郵件不定期寄送、媒體的報導、網紅轉發等。
電影向來是集合各類藝術的大成,舉凡戲劇、音樂、影像、美術、攝影等缺一不可。時尚成為電影主題或作為電影中的配角, 皆為烘托彼此,綿密的策劃與細節安排也是時尚電影為何總是引人入勝之處。記得,看時尚電影,看劇情也要看時尚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