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閱讀

原來不是只有我很辛苦!她致30歲不安煩惱的你,Google首席工程師的強大心靈整理術

韓籍女性金恩住27歲赴美求學,存款不足、英文很菜,連問路都吃力的她,以過人的努力、驚人的毅力與膽識自我挑戰,從摩托羅拉、高通、三星,直到進入Google總部,但她並非一帆風順,面對挫折,她勇於求助諮商心理師,將自己的受挫過程寫成公開信寄給團隊成員,獲得公司內熱烈迴響。榮獲Google年度最佳工程設計師、成為Google總部核心部門搜尋與人工智慧團隊首席設計師的她,把脆弱當成燃料,是超越自己的終極心法!

圖/翻攝自Pixabay作者Joselito Hernandez、Ridoe、Thiago Alves;翻攝自Pexels作者Binti Malu、Oleksandr Pidvalnyi、

原來不是只有我很辛苦!她致30歲不安煩惱的你,Google首席工程師的強大心靈整理術

文/金恩住 出版社/皇冠文化

覺得只有自己落後而不安的時候

—— 擺脫負面思考的方法


沒錯,我不是一個人。不是只有我在拚命。

光是知道不是只有我覺得辛苦,便是莫大的安慰。

大家一起加油吧!

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作者Thiago Alves
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作者Thiago Alves

原來不是只有我很辛苦


為了不要成為井底之蛙,我來到美國留學。但是隨著時間過去,我愈發覺得我的生活範圍限制在更小的水井裡了。韓國教會、韓劇、韓國食物、韓國朋友……如果要這樣的話,我何必在他鄉受這種罪?自責和沮喪的心情折磨著我。在公司說著一口爛英文的日子,聽到遠在韓國的媽媽消息的日子,這些日子總是令我痛苦地懷疑自己「到底是想享受何等榮華富貴才會來到這裡……」就連植物換盆都會感到不舒服了,是群居動物的人類要換個家園更是談何容易。沒錯,打包行李吧!

安慰自己,撒手不管,又再次產生力量,這樣的日子我大概過了十年,這才突然明白一件事,就算我是井底之蛙又怎樣?

我們應該要避免的,不是變成井底之蛙這件事,而是在井底過著「不幸福」的生活。是井底之蛙又怎樣?在井底過得幸福就好啦。如果在水井裡過得不幸福,那跳出來過幸福的生活就好啦。不想當青蛙的話,別當就是了。雖然實際上要改變與生俱來的事物並不容易,但是既然如此,那還是快點接受自己做不到的事實,然後往前邁進,對精神健康才好,而這也是變幸福的捷徑。幸福來自於自己,是青蛙又怎樣?

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作者Ridoe
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作者Ridoe

你聽說過「井底之蛙」這句成語嗎?這句話指的是活在被孤立的狹小世界中,以為那就是全世界的人。如果是在韓國出生長大的人,應該很常聽到這句話。

「不要當井底之蛙,夢想做得大一點,挑戰一切的可能性看看吧!」

我常受到這種話的刺激,所以才會下定決心來美國。我不想變成井底之蛙,我想在浩瀚海洋上探險。

但是大海真的好遼闊、好鹹,又波濤洶湧。自從來到大海之後,我人生的每一刻都在為生存而戰。我得學習怎麼在深海游泳、怎麼覓食、怎麼跟海龜對話,也要學習怎麼跟魚群變成朋友。情況愈是艱難,我就愈努力想成為鯨魚。就那樣奮力掙扎幾年後,我終於發現一座可以休息的小島。我真的很需要休息。

島上的生活舒適便利。有可以飲用的清水,也有可以自在聊天的青蛙朋友。雖然出海的話,我依舊得為了生存而拚命,但至少我現在有一座可以離開大海,上岸休息的島嶼了。

可是我愈來愈常覺得寂寞,感覺被困住了。這不是我夢想中的海上生活。還在井中的故鄉好友們都覺得我是一隻厲害的青蛙。吃驚於我在海裡游泳,跟海龜聊天的樣子,羨慕在大海生活的我。對他們來說,我生活的島嶼太遠、太小了,所以他們看不見這座小島。

我感到混亂。我是誰?為什麼會在這裡?因為不想當井底之蛙,所以離開了那個地方,但現在卻生活在四面環海的更小的島嶼上。我不幸福,我對自己很生氣。有一種雖然過了很久,但什麼也沒改變的感覺。

幾年後,我才知道原來還有其他島嶼,驚訝的是數量還滿多的。於是我開始拜訪鄰島,結交好友。感覺到自己不是一個人,然後忽然明白我一直忘記了最重要的、與這一切有關的關鍵事實,那就是──我是一隻青蛙。過去這幾年來,我只注意到自己身處何處,是在水井裡嗎?還是大海或島上呢?而且還拚了命想變成不是青蛙的「海蛙」之類的新存在。但是,這世界上沒有那種存在。我生下來便是青蛙,所以過著青蛙的生活並沒有錯。

自那時候起,一切都變了。我不再折磨自己,我現在知道自己是一隻多麼伶俐勇敢且美麗的青蛙。想要的話,我可以在海裡游泳,不想游的話也可以搭船。需要幫助的話,可以跟大海的朋友們說,就算我沒辦法完全了解他們說的語言也沒關係。

海上生活依然是一場大冒險。大海中也有瞧不起我這種小青蛙的朋友,但我現在已經不太在意了。我知道他們也是從自己的那口井跳出來的。我居住的島嶼愈來愈穩固,不斷變高、變大。

知道自己從哪而來,隸屬於哪裡,是很重要的事。但最重要的是,明白並接受自己是誰、怎麼誕生的,還有想要怎樣的生活。

我叫金恩住,是一隻幸福的青蛙!

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作者Joselito Hernandez
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作者Joselito Hernandez

谷歌的績效考核機制出了名地讓人焦慮。首先,要用華麗的文筆寫自介,然後(有策略地)指名六到七名同事當評估者。如果是升遷候選人的話(想在谷歌升遷要自己來,自己決定升遷的時間點,擬定升遷案例和策略),要付出極大的心力和時間證明自己升遷的正當性。接下來的程序更要過五關斬六將。經理們聚在一起召開校準(Calibration)會議,展開激烈的神經戰和攻防戰,像是為什麼要給A打這個分數、為什麼B無法升遷。這樣的過程持續快兩個月,雖然對所有人而言都很有壓力,但是對在語言或文化方面沒接受過這種訓練的外國人來說,是更加痛苦的旅程。這對生性內向或本身職種的成果不容易數值化的人來說,也是很辛苦的績效考核體制。情感比較豐富的設計師經歷這個過程之後,可能會因為傷到自尊心,而變得畏畏縮縮,垂頭喪氣。

收到二○二○年績效考核開始的電子郵件後,我想起了二○一九年第一次經歷考核評估,因而精神崩潰的自己。所以我寫了一封主旨是「井底之蛙」的電子郵件,發送到谷歌全體設計師群組中。我想傳達的訊息是,在這艱辛的過程中,我們是人,不是為了取得成果而存在的工廠機器人。不要忘記評估表無法全部納入的個人價值,評估不是「自己」的答辯人。沒想到好多隻青蛙接二連三地「出櫃」了。這封信被轉發到更多的群組,我收到了無數封表達共鳴的電子郵件。有些人寫信跟我分享自己的故事,有些人請我進行一對一面談。我只不過是說出過去這些年來的孤軍奮戰,傳達即便自己是青蛙也沒關係的訊息而已,真沒想到四處都有青蛙出櫃!

沒錯,我不是一個人。不是只有我在奮力掙扎。光是知道不是只有我這麼辛苦就是莫大的安慰了。大家一起加油吧!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作者Oleksandr Pidvalnyi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作者Oleksandr Pidvalnyi

擁有堅定強大的自尊心——新穎的心靈整理術


保持長久職涯的秘訣是樂在其中地工作。都說天才贏不了努力的人,努力的人贏不了享受的人。要怎麼做才能長久地開心工作呢?如果想體會到工作的樂趣,那就要找到符合你的個性和適性的工作;如果想保持長久的職涯,那就要利用自尊心來鍛鍊「心靈肌肉」。

每當我在求職面試或公司簡報場合上,看到特別沒有自信的人時,都會為之惋惜。大部分的情況都是本人對闡述的內容沒有熱情。如果是自己都不喜歡的東西,那在跟別人推薦的時候,絕對說服不了對方。

想要做出改變的話,首先得先意識到目前的問題,並知道該前往的地方(目標)和實踐方法,但自尊心屬於心靈的範疇,所以要做到這三樣並不簡單。如果你的目標是減肥,那很容易意識到問題為何,關於如何實踐的相關資訊也是唾手可得,所以只要去實踐就可以了。如果你的目標是學英文的話,同樣也很容易發現問題點在哪,而且實踐方法多元,所以只要付出時間和努力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然而,我們的心靈卻不是這麼一回事,首先要意識到自己的狀態就很難了。連問題本身都沒意識到,自然也不會產生要改變的意志力,因此才會繼續陷在泥淖中或沒來由地感到徬徨。

任何事物的整理都是從分類開始的。無論是打掃房子、整理文件或個人習慣,都要把東西分類成要留下來的、要丟掉的和要避免的。只要使用相同的方法練習整理心靈,培養習慣就可以了。


心靈整理術

1.要留下來的:對自己的讚美與正面想法

在自尊心低落的狀態下,聽到他人的讚美時,我們會浮現這樣的念頭:

「不可能。」(否定)

明明聽到了讚美,卻立刻否認甩掉。這就像收到了香奈兒包包,卻不知道它是香奈兒包包。

「這一定是為了讓我心情變好才說的話。」(曲解)

明明是讚美,卻把它視為辱罵。這就像收到香奈兒包包,卻覺得它是假貨而亂放。

「那又怎樣?其他事情我還是搞砸了啊。」(偏見詮釋)

不思考獲得的讚美內容,而是聯想到別的地方去。這就像收到了香奈兒包包,卻因為今天的失敗髮型而感到憂鬱。


新來的多美說聽過很多關於我的好評。本來打算聽聽就好,但我細細咀嚼了一遍並放在心裡。做得很好。

──節錄自二○一九年十一月二十日的日記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作者Thgusstavo Santana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作者Thgusstavo Santana

2.要丟掉的:心靈垃圾

垃圾要盡快丟掉,才不會腐敗長蒼蠅。剛開始分辨垃圾的時候,會需要花一點時間,但是持續練習的話,就會掌握訣竅,速度加快。心靈垃圾包含從外部接收到的、自己製造出來的垃圾。來自外部的垃圾要快點丟到垃圾桶。


「你變胖了耶?」、「你今天怎麼穿成這樣?」、「沒有化妝看起來好怪喔」等等,這種別人隨口說說的廢話便屬於垃圾。如果有人丟垃圾給自己的話要怎麼辦?那當然是丟到垃圾桶就可以了。

──節錄自黃珍英YouTube影片「嫻熟應對沒禮貌的話的正念」

무례한 말에도 내공있게 대처하는 마음챙김



自己製造的垃圾如下:

「我果然不行。」

這是基於過去的經驗和記憶,折磨現在的自己的情況。過去的事必須拋開,讓它成為過去。

「就算申請了也會被淘汰。」

這是擔心還沒發生的未來,放任現在的自己不管的情況。

「如果公司倒閉,我被開除的話怎麼辦?」

這是拿自己無法控制的事折磨現在的自己的情況。

請確認看看你現在是不是帶著一堆這樣的垃圾在身上,如果是的話,那應該快點練習丟掉。雖然丟東西需要很大的決心,但是要挖掉根深柢固的內心疙瘩同樣也需要極大的努力。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作者Binti Malu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作者Binti Malu

3.要避免的:負面的、厭世的、冷嘲熱諷的人與內容

丟掉或留下的練習做久了,自然而然地會開始看見當初就不應該吸收的東西。就像購物時需要合理消費,我們的心靈也需要合理的消費習慣。每個人都公平地被賦予了一天二十四小時,我們在這個時間裡跟人見面、工作和思考。與其花時間反覆把不必要的東西放入內心空間再分類丟棄,還不如一開始就封鎖源頭,不要製造垃圾。這麼做才是明智之舉。糟糕的氣味難聞,臭味持久,所以最好遠離負面的、厭世的、冷嘲熱諷的人與內容,躲得遠遠的。

為了搶走人們的時間、為了靠廣告賺錢,新聞不斷播報令人上癮的辛辣故事。為了獲得「按讚數」,社群媒體內容美麗地包裝虛假的事物。大部分負面的人都是膽小鬼,所以會試圖把自己的害怕散播給其他人,躲在群眾當中。這種人對我們的人生沒有幫助,避開他們吧。

我們要當自己內心的主人。若想做到這一點,就需要練習把情緒具體化,看見精神的實體。不可以放任自己處於心情不悅、憂鬱或痛苦的狀態,必須替情緒取名字、釐清原因並面對自己的內心。


如果有心願意努力去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未知生物或遙遠的宇宙行星,那麼付出相同的努力去理解我們的內心,也是很有意義的事。

─節錄自哈拉瑞,《二十一世紀的二十一堂課》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