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閱讀
瓊瑤絕版著作《雪花飄落之前》留給我們的10句語錄:「優雅轉身,才是對人生最好的謝幕!」
by 美麗佳人編輯部-更新
文/Ning Chi 圖/瓊瑤臉書
「活著包括太多美好的東西,能夠欣賞這個世界,能夠有喜怒哀樂的情緒,能有愛人和被愛的感覺,能吃到美味可口的食物,能看到日昇日落,能聽到風聲雨聲,能走能跑能跳能動,能看到電影和各種藝術……擁有這些,人,才算活著!生死本來就是雙生兄弟,有生才有死!當死亡來臨時,它應該是個美好的結束。」瓊瑤在自傳紀實作品《雪花飄落之前:我生命中最後的一課》一書裡這麼寫。似乎正為她「自主、自在、自由」的生命意識做出了最優美而堅定的詮釋,怎麼活、怎麼走,都如此詩情畫意。當小說界、影視圈此時無不為瓊瑤輕生緬懷,她卻早以《雪花飄落之前》書寫生命之重。本篇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這位86歲作家的瀟灑生命觀。
從小情到大愛,遺言《當雪花飄落》呼應自傳「生命之書」
從寫小說到拍電影,再從拍電影改拍電視劇,瓊瑤集作家、編劇、製作人等身分於一身,以《窗外》發跡,憑《幾度夕陽紅》、《還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等表列不完的愛情經典走進了兩三代人心中,作品叱吒半世紀之久。然而不只描繪世間「小情小愛」,她藉2017年出版的《雪花飄落之前》這部「使命之作」,更道盡自己在照顧丈夫的最後時光中,對愛與生死通透的感悟;字句交織惘然與翩然,深刻書寫生命垂危之時,當事者和陪伴者如何走向最後一站。
瓊瑤自述此作是她「生命裡最特別的書」,聚焦探討「善終權」議題。作品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以她2017年3月12日發布於臉書的文章為始,如實紀錄丈夫罹患失智症後漸進的病程,反覆思辨「活著」的定義與意義;第二部分則回首夫妻之間的點滴過往,在在呼籲尊重生命必然的終結。以下收錄瓊瑤《雪花飄落之前》10段動人哲思。
1. 我一生寫了好多愛情小說,只有此時此刻,我覺得「愛」這個東西,實在不好!
〈楔子:夢裡夢外〉章節中,瓊瑤從「深陷煎熬」落筆,痛訴愛的羈絆在離別之時將造成的天崩地裂。接著記述丈夫來到自己夢裡,要她把她所面對的這段歷程(摯愛從生命中遠去)書寫出來,為更多無法發聲的人發聲,更使她從中重獲力量。
2. 笑看死亡,優雅轉身,才是人生最好的謝幕!
接續首段,這裡所說的「笑看」是正面看待。瓊瑤以「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為念,直言不必去恐懼和避諱死亡。而她最終為自己人生寫下「翩然離去」的結尾,也確似一場傳奇大戲的謝幕。
3. 我會努力地保護自己,好好活著,像火花般燃燒,儘管火花會隨著年老越來越微小,我依舊會燃燒到熄滅時為止。
此段寫於〈寫給兒子和媳婦的一封公開信〉章節中,後半句「死時願如雪花」呼應書名,以雪花從天而降的短暫性,表達不願受「老、病、死」漫長折磨的心意;瓊瑤2024年12月4日公開的遺書中也有雷同的段落。
4. 人,很容易共歡樂,只有當災難或病痛突然降臨時,才會體會到什麼是付出,什麼是擁有。
在〈我當「特別護士」的日子〉章節中,瓊瑤敘寫當面對至愛之人病苦時,什麼原來不敢做、不會做的事都能硬著頭皮做成,並在付出中真切感覺「自己才是擁有的那一個」;抒發的既是愛情觀,更是生命觀。
5. 大家都說我的小說裡,有很多「浪漫」的橋段,其實,我常寫的,只是「愛的情節」。浪漫,是一種感覺,包括了當時的氣氛,包括了雙方的「心有靈犀一點通」,包括一些「意外」。
此段出自第二部分的〈生命中那些浪漫的小事〉章節,瓊瑤針對時常被採訪到的問題作出真誠回答。如今雖不乏認為瓊瑤劇純屬「戀愛腦」的評論,當中所謂的「老派浪漫」在觀眾心中地位卻仍歷久不衰,或許就得歸功於這些意外帶來的新奇。
6. 有時,浪漫是要經營的,就像蛋糕上要放一顆櫻桃,四周要滾出花邊。儘管吃到嘴裡都一樣,少了它,就是有點「不夠」!
此段與上段出自同章節,在七段往事回顧中,總會順帶提到某些作品名稱與製作進度等等,時而看起來就像瓊瑤筆下的其中一部小說,非常有意思。不過每章最後都緊隨著作者「驀然回首」的筆記,使得往事越是浪漫,該處更覺悲戚。
7. 總有一天,我的作品會落伍,時間會把我淘汰,到了那時,我會面對失敗,與其面對失敗,不如在成功的時候,急流勇退!
來到〈婚姻裡的戰爭與妥協〉章節,瓊瑤提及了自己與丈夫在共同經營事業上兩次較大的衝突,卻沒想到正是這兩衝突造就了他們最明智的決定:在香港武俠片躥起、台灣文藝片幾乎全軍覆沒之前結束電影公司,並且接著趕上電視劇的全盛時期,拍出《煙雨濛濛》、《庭院深深》以及紅遍全亞洲的《還珠格格》等25部連續劇。
8. 在這37年裡,我當然也有很大的變化,青春已逝,個性中那股燃燒的特質依然故在。
此話出自〈相遇一定是一種魔咒〉章節,瓊瑤寫道漫漫人生中有花開花落、悲歡聚散,但她始終是火花(如同她園裡的火焰木)。作為全書最後一章,瀟灑活過、為生命盡力燃燒的意象再度明確。
9. 當一個人連愛的感覺都失去了,緊抓著這條生命之線的你,鬆手才是人道!鬆手才是真愛!
〈後記〉中使用了相對熾烈的語言不斷強調遵從生命自然逝去,對軀殼進行「加工」醫療只是陷至愛之人於地獄。書中且不只一次以「線」具象化人與人的精神牽繫,此處再以「生命之線」大聲疾呼,讀來更能感受強留與放手兩種矛盾情感拔河的痛楚。
10. (如果沒有與丈夫的共同努力)我一定不會寫那麼多小說,拍那麼多電影,也不會有瓊瑤連續劇!很多我們的演員,命運也會跟著改變!但是,世界一樣會運轉,各種不同的故事一樣會上演,大家一樣有熱鬧可以看!
瓊瑤的作品捧紅許多演員,改變了一些人的命運;同時譜寫今生愛戀,又造就了另外一些人的共同記憶。或許真如她說,沒有她創作的這些故事,大家也會有其他熱鬧可看。但《雪花飄落之前》卻不同,它不是年輕人轟轟烈烈的戀愛,不是茶餘酒後的風花雪月,而是瓊瑤真實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對我來說,生是起點,死是終點。中間那條路,才是生命的精華。路上有風和日麗,路上也有狂風暴雨。路上有驚濤駭浪,路上也有蕩氣迴腸。路上有美麗的邂逅,路上也有意外的敵人。這條路在不同的時間,帶給你不同的經驗和感覺。如何把這一路的精彩收進你的人生,就是你一生的學問。」書末瓊瑤娓娓道來。
在頂著作家和編劇大名的小說、電影、電視劇作品之外,《雪花飄落之前:我生命中最後的一課》能夠看見的許是單純作為一名女性與妻子的瓊瑤,最深沉、最令人動容的生命底色;亦如作者攜著讀者,邊以血淚相訴走完的最後一程。而面對萬物來去,縱使大命題的爭議性難被輕易討論,尊重每個獨特的生命,也珍惜生命的價值。如今其人與其作品已成追憶,瓊瑤一生以行動自證的信念,卻留給我們無限省思。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