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深度聚焦
開雲集團也投入參與!再生農業貼近自然 讓土壤與環境再生
by Yves Huang-更新
採訪撰文/黃馨慧 插畫/蘇品蓉 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作者Engin Akyurt、Jim Black、Katharina N.
不少品牌都是透過工業化的農業取得各種食材和原料,然而工業化農業的碳排量高達全球30%,對環境極為不利,因此「再生農業」近年備受各界重視。再生農業透過種植覆蓋作物或輪作,減少或不耕犁,以堆肥方式提供作物養份等,用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土壤保水力、避免土壤退化,改善氣候問題,更能延伸到動物福祉,改善農民生活,讓經濟與環境都能永續發展。
品牌投入再生農業
Gucci 和 Balenciaga 的母公司開雲集團(Kering)2021年即佈局,計畫五年內將生產旗下產品原料的100萬公頃農地轉變成再生農場,更攜手NGO組織成立自然再生基金,針對17個國家生產棉花、羊毛、羊絨和皮革的農民與NGO組織提供資金協助;Timberland 則在泰國農場種植品牌原料的橡膠樹之餘,也種下不同品種樹木,希望能讓林地更貼近原始自然環境。
丹麥啤酒品牌嘉士伯集團以再生農業改善啤酒生產鏈,2023年為品牌供應7,000噸大麥,並希望在2040年達到100%使用再生農業原物料的目標;聯合利華旗下的康寶2021年宣布將在五年內啟動50個再生農業專案,目前已與西班牙番茄農夫、供應商合作,實施再生農法後首次收成就發現番茄產量增加。
更進一步的再生有機農法
由於再生農業並未限制施用化學肥料與農藥,因此「再生有機農業」更進一步禁用化學農藥與肥料,讓環境能更貼近自然。戶外品牌 Patagonia 2016年已投入再生有機農業,不僅協助相關研究計畫、打造品牌的再生有機農場,也使用再生有機棉花作為產品原料;施行再生有機農法20年的茶葉品牌 Wild Orchard Tea Company 亦表示,由於茶葉品質好,利潤是傳統農業的3到6倍。
在台灣有機農業法規鼓勵推動下,已有不少農人自覺投入再生農業,像台南就有「再生農業實踐基地」。有機農業推動中心表示,「希望讓有機農業對於環境、生態、社會、經濟的真正價值被大眾看見,並建立共識」,再生有機農業的操作方式,與2050年的淨零排放目標息息相關,也是持續推動的方向之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