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熱門話題
2025二十四節氣!2/18雨水報到,5大禁忌、養生之道一次看懂
by Rose Tai-更新
Photo / Getty

「雨水」意味著冬天即將步入尾聲,春天開始甦醒。古人認為這個時節「東風解凍、冰雪消融、春雨潤物」,大地逐漸回暖,但氣候變化大,容易濕氣重、影響健康,因此民間流傳不少「雨水節氣」的禁忌與養生重點,快來看看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吧!
二十四節氣雨水|傳統禁忌
1. 雨水不掃地、不倒垃圾,避免「掃財運」
民間流傳「雨水」這一天若大掃除、倒垃圾,會把家中的財運、水氣一起掃出去,影響整年運勢。因此傳統習俗建議這一天暫時別掃地、別大規模清理家中雜物,等到隔天再整理,以保留「雨水生財」的好兆頭。
2. 忌洗衣曬被,防止「晦氣上身」
過去有句俗諺「雨水不洗衣,晦氣纏身去」,因為雨水節氣後天氣潮濕,衣物不易晾乾,容易發霉、沾染濕氣,甚至影響身體健康。此外,濕氣重的時候,傳統觀念認為陰氣也比較旺,若這天洗衣、曬被,可能會帶來霉運,因此建議避開這一天,等天氣較乾燥時再洗曬衣物。
3. 忌隨意修剪樹木,避免影響來年豐收
雨水節氣正是萬物甦醒、開始萌芽的時候,這時候修剪樹枝、砍伐植物,可能會影響來年的生長運勢。農民認為,這一天不宜大動作修剪樹木,否則可能會影響農作物的收成,甚至影響家中風水運勢。
4. 雨水不宜動土,影響家運
古人認為雨水時節是土地開始解凍的時候,這時候動土(例如蓋房子、裝修、搬家)容易影響穩定的氣場,導致家運不順。因此,若有重大工程或裝修計畫,建議選擇吉日,避開雨水這一天進行。
5. 忌吃過寒、過濕的食物,避免「春寒入體」
雖然進入春天,但雨水節氣仍然容易倒春寒,氣溫變化大,體內濕氣也開始增加,因此這時候不宜吃過於寒涼、生冷的食物,例如冰品、生魚片、冷飲、綠豆湯、苦瓜、螃蟹等,以免影響脾胃運作,導致濕氣加重,身體容易倦怠、手腳冰冷。
二十四節氣雨水|習俗&保養
1. 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倒春寒」影響健康
雖然雨水節氣代表春天將至,但這時候氣溫仍然忽冷忽熱,特別是北方地區,還是會出現「倒春寒」。所以這時候不要太早收起冬衣,尤其是早晚溫差大,建議穿「洋蔥式穿搭」,保暖依舊是關鍵,特別是頭部、腳底與腹部,以免寒氣入侵。
2. 避免潮濕環境,防止風濕病、關節炎復發
雨水節氣後,濕氣變重,家中容易潮濕,長期處於潮濕環境容易引發關節疼痛、風濕病、過敏等問題。室內除濕:開除濕機或放置竹炭、乾燥劑,避免室內過於潮濕。陽光晾曬:棉被、衣物多曬太陽,避免細菌滋生。減少外出淋雨:雨水時節雨量增多,淋雨後應立即更換乾爽衣物,避免受寒。
3. 少吃甜食,多吃健脾化濕的食物
傳統中醫認為,雨水節氣後,人體的脾胃較弱、濕氣較重,容易出現水腫、消化不良、四肢無力等症狀。因此,這時候應該少吃甜食,避免助濕,改吃一些能健脾化濕的食物,例如薏仁、紅豆、山藥:、薑湯、陳皮茶。
4. 早睡早起,順應陽氣生發
雨水節氣後日照時間逐漸變長,這時候應該調整作息,讓身體與自然節奏同步,晚上別熬夜,早上可以適當提早起床,促進新陳代謝。這樣有助於提升陽氣,讓身體更有活力,也能減少濕氣對健康的影響。
5. 適度運動,促進氣血循環
這個時節建議多做伸展運動、瑜珈、快走、太極等溫和運動,幫助身體排濕,促進氣血循環。但要注意,運動後避免立即洗冷水澡,否則容易讓寒氣入侵體內,導致身體受寒。
雨水節氣不僅是春天的開端,也是身體調養的重要時機,這時候要避開禁忌、順應時節保養身體,才能讓運勢與健康都保持在最佳狀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