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IONSHIP聊心事
決定「健康戀愛關係」的6大關鍵問題!除了親密程度,更該感受自我心理狀態
by Benny-更新
Photo/friDay影音、天下雜誌

文/張家齊《在關係變成傷害之前》、/天下雜誌
嘿,你想要的親密關係,是一段真的充滿愛的關係嗎?
好好愛人,好好被愛,聽起來如此單純的幾個字,為什麼卻似乎好少人能夠體驗到?
「我真的用盡力氣在愛他了,為什麼就是沒辦法得到我想要的愛情?」
每當我聽到個案有類似的困難,我心裡常常浮現這樣的文字:
「因為,你想要的親密關係,很可能與愛無關。」
我們的愛情充滿弦外之音
針對親密關係議題所開啟的談話,我們總是可以在開頭的時候聽到很多以愛為名的困擾感受:
「連這個他都做不到,不就表示他不夠愛我嗎?」
「我不夠好嗎?我不值得被愛嗎?我還不夠努力付出嗎?」
「你願意和我多談談那個不被愛的感覺嗎?」當我有機會繼續與個案們多聊聊他們所經歷的愛情議題,我經常會聽到了好多弦外之音,發出了與愛情未必共鳴的音色。
你渴望的是愛,還是被依賴?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我從他的生活裡消失,會不會根本沒有影響?他有自己的目標、朋友、興趣,好像一個人也能過得很好。我知道這是好事,但這讓我懷疑自己在這段關係裡到底算什麼?我對他而言到底重不重要?」
這段文字帶給你愛情的感覺了嗎?相愛的兩個人,絕對需要依賴彼此嗎?我不想依賴你,就表示我們不相愛嗎?相較於一般所謂愛情應如膠似漆的說法,天天黏著彼此不能分開的兩個人,有時候未必能感受到所謂的愛情;彼此獨立,有各自生活重心的兩個人,反而可能長久維繫著兩個人的感情。
然而,我們卻有可能在一段愛情中,因為無法依賴對方,而無法感覺到被愛。
帶著這樣的視角,我想邀請你再陪我多想想一個例子:
「他總是讓我覺得自己的意見沒什麼用,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他很常是根本自己已經有定論了,甚至都安排好了才會通知我。例如,上次他要換工作,他連預先跟我聊工作的內容都沒有,就直接告訴我,他已經安排好了,讓我感覺自己好像根本不在他的世界裡,沒有任何發言的權力。
在這段文字中,不曉得你聽到的音色和我是否相同?一段關係裡,有發言權與否確實可能是很重要的事,但是發言權多少,其實與愛情無關,而是與我們自身的「權力感」有關。相愛的兩個人,並不絕對總是權力對等;反過來說,即使兩個人權力再怎麼對等,也不會因此產生愛情。
然而,我們的確有可能在一段愛情中,因為得不到權力感,而無法感覺到被愛。
原來,不管愛不愛,我們都需要管理心理狀態
好好相愛的六個關鍵問題
從前面這兩個例子,我希望傳達給你一個很簡要的結論:愛情不簡單。
愛情真的不簡單,愛情真的很複雜。兩個人如果要好好相愛,除了到底愛不愛,還需要處理好多好多的心理狀態。
而這些心理狀態,就是《在關係變成傷害之前》這本書想要幫大家整理的主題。透過書中整理的六種心理狀態,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如果我們希望好好相愛、好好愛人,我們在親密關係中其實有六個非常需要問清楚的問題:
- 01. 這段關係讓我覺得我有價值嗎?
- 02. 我如果在關係中不完美,會被接納嗎?
- 03. 這是一段我可以真實呈現情感的關係嗎?
- 04. 這段關係夠讓我安心嗎?
- 05. 我能在關係中感受到權力感嗎?
- 06. 我在關係中有足夠的自我嗎?
換句話說,一段健康的親密關係,從來不只是兩個人「夠不夠親密」,它還關乎我們在這段關係中,能否感受到自己心理狀態的穩定。這些心理感受,或許聽起來抽象,但相信我,它們絕對時時刻刻影響著每一段親密關係。
以韓劇《淚之女王》中洪海仁與白賢祐的愛情來說,某個角度來說,這兩個人對彼此的原始情感毫無疑問是真愛,但是當這段感情混入了複雜的家庭與繼承議題,兩個人無法在上述的心理狀態中給彼此很好的呼應,洪海仁可能難以在關係中得到接納以及真實呈現情感,白賢祐也無法在關係中有足夠的權力感與自我,進而讓明明相愛的兩個人,就算有了婚姻關係,也逃不掉各種焦慮與痛苦。
又或者是在韓劇《現在撥打的電話》中,在時間距離和過往創傷的牽引之下,洪熙珠無法在關係裡感受自己的價值,白司彥也難以確認自我狀態,即使洪熙珠與白司彥彼此相愛,依然深感孤獨。
在關係成為傷害之前
一段親密關係之所以會變成傷害,很有可能是在這段關係開始之前,彼此早已帶著不適當的心理狀態。因此,我們不但愛得好累,我們也對自己開始質疑,為什麼我們的愛情會一直與我們的期待反方向前行?
反過來說,如果我們可以適度學習如何管理書中提到這六種親密關係的心理狀態,我們其實可以在一段愛情開始之前,給予自己最大的滋養,更在一段愛情開始之後,避免掉不必要的耗損,在關係成為傷害之前就及時修復。
讓我們一起在這本書裡看見彼此,長出愛人與被愛的力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