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UTY美體健康
愈吃會愈瘦?「負熱量食物」是什麼?怎麼吃才能幫助減肥?營養師教你5個方法
by 美麗佳人編輯部-更新
Text/Lizzie、Edit/fish、Photo/Unsplash、instagram@s_1min
什麼是「負熱量食物」?
許多人減肥時,除了計算卡路里,還會選擇進食後會瘦的「負熱量食物」,負熱量食物指的是進食後人體因「食物熱能效應」,帶來熱量消耗,食物熱能效應是指整個進食及消化過程中身體需要消耗能量現象。
英國德蒙福特大學(De Montfort University)的營養學家路易絲·鄧福德(Louise Dunford)說:「負熱量食物的理論是,有些食物所含的熱量低於身體消化和吸收它們所需耗費的熱量,因此有助減肥。」例如一根芹菜20卡,但身體為了要消耗芹菜,得花30卡等。
但事實上,即使是熱量低的食物,所含的熱量也超過身體分解和吸收它所需耗費的熱量,因此負熱量食物其實可以說是一種迷思。
營養師說,任何食物都有熱量,沒有食物可以幫助「消耗熱量」,頂多只是熱量較低,如芹菜、葡萄柚、番茄、黃瓜、紅蘿蔔等食物。
所以,比較直接一點的解釋是,「負熱量食物」的熱量少,經過整個進食、消化和代謝過程所需消耗身體的能量,反而比食物本身帶來的熱量更多,也就是消耗大於攝取,所以吃這些食物後不僅較少機會長胖,還能使人消耗能量變瘦,這就是所謂的「負熱量食物」。
為什麼有些食物可以標榜「零卡」?
營養師表示,世界上除了水,沒有「零熱量」或「負熱量」的食物,即使是常見的寒天、蒟蒻也都有熱量,只是非常低。
至於為什麼能標榜0卡?是因為衛生福利部有規定,每100克少於4大卡就可以標示0卡,但蒟蒻、寒天等食物大多沒有味道,因此常搭配甜湯或飲料,吃多反而有變胖的可能。
「負熱量食物」的理論源頭為何?
這種說法跟食物的產熱效應有關,可稱作「攝食產熱效應(Diet Induced Thermogenesis,簡稱DIT)」或是「Thermic Effect of Food ,簡稱TEF」,指攝取食物之後,人體為了消化、吸收、代謝食物,包括咀嚼、吞嚥等動作而使熱量消耗增加的現象。
此外,不同營養素產生的攝食產熱效應也會不一樣,其中蛋白質的攝食產熱效應最高,約佔攝取熱量的30% ; 醣類次之,約佔6~8% ; 脂肪最少,約4%左右。舉例來說,如果你吃進400卡純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胸肉、牛排、豆腐等),就會耗費約400 x 30% =120卡的熱量來消化、分解剛剛吃進的蛋白質。
一般三大營養素(醣類、脂質、蛋白質)比例均衡的正常飲食,例如一個市售便當假設500卡,攝食產熱效應平均後約佔熱量攝取的10%左右,也就是說,當你要消化、吸收一個便當時,需消耗500x10%=50卡。但隨著食物中三大營養素組成的不同,攝食產熱效應也會有所差異。
怎麼吃「負熱量食物」才能幫助減肥?
如同前面所說,食物都有熱量,但如果我們能善用低熱量食物來替代主食,一樣可以達到幫助減肥的效果。
舉例來說,你今天很想吃牛排配上義大利麵,可以將義大利麵1/3的份量改為蔬菜,而不是吃完一整份餐點之後再去吃一堆蔬菜。
*低熱量食物推薦
這些食物很常見,也容易料理,用來替代一些高熱量食物非常適合!以下為每100克的熱量:
• 芹菜:15大卡
• 胡蘿蔔:39大卡
• 花椰菜:28大卡
• 葡萄柚:42大卡
• 大番茄:19大卡
• 小黃瓜:13大卡
• 蘋果:51大卡
• 芭樂:38大卡
愈吃愈瘦!提高「攝食產熱效應」的5個方法
1. 「高蛋白飲食」
常聽到人說透過高蛋白的飲食法,來達到減肥或減脂等目的,主要是因為以單一營養素角度來說,蛋白質類的攝食產熱效應最高(約佔熱量30%),因此提高蛋白質食物的攝取量,的確能幫助減肥,但總熱量的攝取還是要控制。另外營養師也提醒,有特殊疾病者(如慢性腎臟病)一定要先詢問過醫師。
延伸閱讀
2. 選擇「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多的油品
雖然有實驗發現,能增加熱量消耗的脂肪種類排名為: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如葵花油、沙拉油、魚油等)>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如橄欖油、苦茶油、芥花油、堅果類等),最後才是飽和脂肪酸(如豬油、奶油、椰子油等)。但因攝取過多「多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6」時,會使人體走向較多的發炎反應,而需要富含Omega-3的魚油來平衡,故建議平時的烹調用油,還是以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為主,是比較剛好的選擇。
3. 多吃原型食物
原型食物(Whole food)是指盡可能保留自然形態的食物,未經加工、沒有任何添加物,例如用馬鈴薯取代洋芋片、雞肉取代雞塊、玉米取代玉米片等。原型食物不含精製糖或反式脂肪,除了含有完整豐富的營養素,蛋白質、纖維含量也較高,因此攝取後的攝食產熱效應也會較高。
4. 避免頻繁進食、少量多餐
常說「少量多餐」可以幫助維持體重,但以產熱效應而言,可能就恰恰相反。
有研究發現,在進食相同種類和份量食物的情況下,頻繁進食、少量多餐的人相較於多量、少餐的人,攝食產熱效應會相對較低,從這個角度來看,維持一天三餐、規律進食、定時定量的人,產熱效應反而會比較好。另外,白天的攝食產熱效應也會比晚上還高,建議可以將食物集中在白天吃完。
5.細嚼慢嚥
即使食用相同餐點,只要吃的時候細嚼慢嚥,自然而然地就能消耗更多能量。
最後營養師提醒,產熱效應只是一種輔助(因為攝食產熱效應平均後約佔熱量攝取的10%左右),消耗的熱量再高,也無法與吃進去的食物熱量相抵。因此如果是想減肥的人,建議還是要以健康飲食和規律運動為主,千萬不要本末倒置。
延伸閱讀
- 黃瓜玉米拌蝦球、醬拌豆腐,2道春季清爽低脂餐食譜來了!
- 金針菇蒜蓉蒸雞肉/青椒釀雞肉/蘆筍雞肉捲,3道低脂雞胸肉快樂餐食譜來了!
- 香噴噴豆芽炒蔥蛋/綠豆芽嫩炒雞胸肉/胡蘿蔔辣炒豆芽菜,3道低脂炒豆芽 食譜來了!
免責聲明:肌膚保養品使用後狀況會依個人使用方法及肌膚狀況而有所不同,並請配合正確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