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UTY美體健康
肥胖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肝硬化/不孕症…慢性病!中醫師建議:從「根」治療慢性病,減重有助改善病因!
by 美麗佳人編輯部-更新
Source/京都堂中醫、Photo/Unsplash
慢性病是從血管損傷到器官失調的過程
台灣人普遍飲食習慣不良,加上生活環境及壓力等因素,導致慢性病日益增加。京都堂中醫王婷乙醫師說明許多人喜歡高糖、高油的食物,會使血管一直在運輸高濃度的醣類、三酸甘油脂和膽固醇等物質,這些物質會刺激血管內壁,引發慢性發炎反應,使血管壁變得粗糙,膽固醇和其他物質就容易堆積在血管壁上,進而導致血管變得狹窄。當血管受損時,會影響氧氣和營養的運輸,也不易排出身體的代謝廢物,長期下來就會產生許多疾病,如腎臟病、肝病、眼病變等。
中醫學治療慢性疾病:從根本原因入手
中醫治療慢性疾病是強調從根本原因入手,透過望、聞、問、切等方法,辨證施治。依據不同的病因和病理機制,將慢性疾病分為不同的證型,如氣滞血瘀、肝腎陰虛、脾虛濕阻和陰虛消渴等,然後採用對應的方法,如活血化瘀、補益肝腎、滋陰養血和健脾利濕等來治療慢性病。除了中醫的治療外,患者還可以透過調整生活方式,例如,選擇正確的飲食、適當地減少壓力、做適合的運動等,來減緩疾病的症狀和進展。王醫師強調,中醫的治療宗旨是在改善整體的氣血循環,提高身體的自我修復和調節能力,從而達到治療和預防慢性疾病的目的。
中醫調整治療方式的優勢
王醫師也指出目前大眾相對主流的減重的方式以西醫減重為主,西醫的減重方式有減重手術、抽脂手術、抑制食慾口服藥物等,透過降低食慾、縮小食量、抑制油脂吸收等方式減少體重,但在減重過程中,較難兼顧其他身體病症。相較之下,中醫會針對每個人的體質狀態調整治療方式,可以在減重的過程中,同時改善身體其他疾病。
最後,王醫師提醒,中藥能減輕慢性病帶來的不適症狀,如失眠、便秘、頭暈、頭痛和胃食道逆流等,也能改善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問題。若原本有在服用西醫慢性處方籤藥物,不可擅自停用藥物,而是應中西藥一起搭配服用,待相關數值穩定後再與西醫討論是否降低藥物劑量或停藥。總的來說,中醫與西醫的治療是互補的,配合適當的生活方式、飲食和運動習慣可以幫助人們改善慢性病,提高生活品質。
中醫師 王婷乙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 中、中興大學生物科。擅長主治: 減重塑身、穴位埋線/針灸、經痛、經期症候群、更年期症候群、過敏性鼻炎、皮膚疾病、胃食道逆流、便秘、感冒、。經歷: 新竹京都堂中醫診所、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西整合醫療科醫師
延伸閱讀
- 從來沒胖過!49公斤鍾瑶 靠熱血運動和清淡飲食維持體態 還能擁有好心情!
- 曾經胖到65公斤 《人選之人-造浪者》王淨:纖瘦體態絕非天生麗質 靠得是這7個堅持才能達成!
- 歷經發胖並成功瘦下!43歲新科青龍獎影后湯唯:「鹽水減肥法」很有感, 但還需做足這4件事!
免責聲明:肌膚保養品使用後狀況會依個人使用方法及肌膚狀況而有所不同,並請配合正確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