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視野觀察

【周慕姿療心室】親友催促結婚時,我該趕快結婚?!別讓結婚變成壓力

當到了適婚年齡時,家人、朋友紛紛催促趕快結婚、生小孩,甚至說「女人的身體不能等」這類話語。因此即使不確定,有些女性也會因此將「結婚」成為符合主流價值的「義務」、甚至是「壓力」。

文 / 周慕姿 圖 /unsplash

【周慕姿療心室】親友催促結婚時,我該趕快結婚?!別讓結婚變成壓力

有時候我會聽到身邊有一些這樣的例子:當到了適婚年齡時,身邊的家人、朋友紛紛催促趕快結婚、生小孩,甚至會說出「女人的身體不能等」這類話語。因此,即使不確定,有些女性也會因此而將「結婚」成為符合主流價值的「義務」、甚至是「壓力」。

對於「婚姻」,我們可能都會有自己的想像與原因。當面對「要不要結婚?」這個問題時,我們有時也會迷惘,甚至將「要不要結婚」的問題,變成「能不能結婚」的問題。也就是「結婚」這件事,從「意願」的展現,變成了「能力」或「資格」的證明。

尤其是以女性來說,在社會的框架下,「結婚」,是一種必然、一種責任,甚至,是一種自我價值的肯定。因為,如果到了年紀,你還沒結婚,女性會比男性面臨更大的壓力,甚至也會被周遭的人、媒體恐嚇:「到了年紀還沒結婚的女性,是剩女」、「你的選擇會越來越少,而且你會不能生」…好似年紀一到卻還沒結婚的女性,必然是性格或個人特質有什麼缺陷,是因為「不夠好」,才會導致這個結果。

因此,有很多女性,在面對結婚問題是非常焦慮的:我們沒辦法問清楚自己:「我要不要結婚」;反而會不停的催促自己:「我到底能不能結婚?」然後,我們可能轉而催促身邊的伴侶,希望對方給我們一只戒指與一張結婚證書,彷彿那張結婚證書,就是一份代表著:我們的「自我價值」通過了社會考驗的「鑑定書」。

當結婚,從「要不要」,變成證明自我價值、能力導向的「能不能」時,我們就沒辦法看清楚自己為了什麼要踏入婚姻,也不了解自己想從婚姻裡得到什麼,而就很容易過度理想化婚姻本身,而失望,自然也會特別大。

因此,面對正考慮是否踏入婚姻的你,我想邀請你,問問自己這個問題:

你,為什麼要結婚呢?

結婚,不是避風港

我們對於「踏入婚姻」,都有自己的想像與理由。其中,最常見的理由之一,是「我想改變現在的生活」。例如:「我想要更幸福」、「我想要不孤單」、「我想要有人照顧我」、「我想要對方更愛我」…

但在我觀察中發現,帶著「我想要改變現在的生活」的目的進入婚姻的人,是最容易對婚姻失望、甚至無法持續;或是,勉強自己留在婚姻生活中,但感到痛苦不已的人。怎麼說呢?很多時候,女性面對社會的期待,以及如何界定自我價值,是有一套隱性的「主流社會規範」需要遵循的;而主流社會規範告訴我們:最直接可以完成「社會的期待」與「自我價值肯定」的方法,就是「結婚」。

另外,當我們對於這段關係有所不安時,「結婚」這個清楚明確的社會契約,似乎是個便利的方法:可以帶給我們一些確定感,讓我們在關係中有所依靠,也可藉此安撫我們對於關係的不安。但是,當我們對於「結婚」給予太多理想化的功能,又寄託了太多我們的「夢想」時,踏入婚姻後,心裡就會面臨很大的落差,一不小心,就可能在這個落差中跌得遍體鱗傷。

因為,婚姻,是現實生活,而非理想生活。

因此,踏入婚姻前,先回到自己的需求與感受,問問自己:「我是否真想踏入婚姻,還是因為別人的期待與壓力?」並且思考對婚姻的期待,以及結婚後是否真能達成。如此,做出的決定,或許會更接近自己內心的聲音。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