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閱讀
從心理解決職業倦怠!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放棄過多的職業期待
by Samantha Xin-更新
文/大是文化 圖/大是文化、Pexels
了解自己的長處,保持樂觀情緒
真正高效率的員工每天在做自己擅長事情上的時間,是花在做自己不擅長事情上時間的4倍。以樂觀心態面對自我,在工作中,要學會寬恕自己、善待自己。不可以把工作看成人生唯一的追求。遇到挫折時,要善於多角度思考,避免過度的否定自己,自我摧毀自信心的後果是很可怕的。認清自己的短處,保持終身學習。
職業倦怠的另一種常見情形是「知識性倦怠」,又叫「本領恐慌」,這是現代社會知識和資訊呈加速度發展的必然結果。因此,要防治這類職業倦怠,必須不斷的為自己充電,透過參加更多的專業培訓來獲得新的知識和資訊,以主動適應社會環境的要求。挖掘工作中有意義的方面,培養自己對工作的興趣。
如果能在看似重複、枯燥的工作中挖掘「創新」的可能性,通常會讓人覺得鬥志昂揚、精力充沛,比如在大家都周而復始的走同樣的流程時,你就可以想想有沒有可能透過簡化某個環節,既達到同樣的效果又能加快效率,這個想法一旦被採用就會有美妙的成就感。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就會願意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不會感到辛苦和倦怠。而一個人若是積極主動充滿激情的去工作,也總能超額、超水準發揮,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在工作中找到合適的合作夥伴,和朋友保持聯繫,維持良好的社交關係。《人事心理學期刊》在2015年刊登的一篇文章,對保險公司員工的研究中,研究者發現,業務經理的職場朋友圈人數,與他的工作績效評級呈正相關。在職場中有好朋友的一大好處是,你不但能夠獲得多方面的資訊,同時還能夠較為輕鬆的獲得決策建議。
當工作中遇到超出能力範圍的任務,感到壓力過重時,不妨做做運動、聽聽音樂、陪家人逛街,和朋友聊天,也不妨與家人或親友同事一起討論目前壓力的情境,把自己心理的癥結點說出來,不要悶在心中,關心你的親友會給你一個懇切的建議。你可以在他們的幫助下確立更現實的目標,以及對壓力的情境進行重新的審視。
最後,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放棄過多的職業期待。我們要承認一個人並不能控制和改變工作中的所有事情,有些工作能夠完全勝任,但也有些是自己做不好的。而且,職場因素有些是不可避免,或難以在短時間內排除的,如激烈的競爭、失業等。當你對工作產生倦怠時,建議重新審視自己的職業需求,摒棄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如果你確信不是你個人內在的原因,而是單位領導的管理理念和你不能合拍,或者是同事有意傷害你,你最好換一份工作。無論如何你應該記住:為別人的錯誤買單是世界上最不合算的買賣。
休假或跳槽有助於解決職業倦怠?
在化解工作倦怠上,還存在一些誤區。最典型的是,以為休個長假就可以解決了。美國心理學協會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對很多美國人來說,假期有減輕壓力、增加生活動力以及提高快樂指數的作用。美國心理學協會的負責人大衛.貝拉德(David Ballard)博士說:「適量的休息能讓人們從壓力中恢復過來,並且可以防止職業倦怠。」在接受調查的1,500名全職員工中,68%的人表示休假後會以一個更好的情緒回到工作職位,57%的員工表示休假回來時壓力水準將下降,66%的員工表示假期可以讓他們重新煥發活力。
但是,調查結果又顯示,假期所帶來的這些積極作用,通常在員工回到工作職位三天後就會消退。美國心理學協會宣導公司應該採取措施來減輕員工的倦怠感和過度壓力,而非寄望休假解決所有問題。該協會的科學家們表示,態度就像細菌繁殖一樣可以傳播,不分好壞。在一個工作環境中,一旦某一個員工開始厭倦工作,這種消極的態度也將會影響到其他人。
工作壓力不僅會影響員工在工作中的表現,還會損害他們的心理健康。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表示,積極的心態還對人的身體有好處,會降低三分之一罹患心臟病的風險。貝拉德說:「企業的支援性文化、充足的帶薪休假時間、高效的工作制度,以及營造信任和公平競爭等氛圍,都對員工起著重要作用。雖然這些東西大部分是公司高層制定的,但支持休假的文化體現在工作的各方面。
管理層不應該依賴偶爾的假期來抵消工作帶給員工的巨大壓力,除非他們能夠解決造成壓力的根本因素,並在幫助員工減少壓力方面做出持續的努力,否則休假的好處可能會稍縱即逝。當員工重新工作後不久,壓力必定再次上升,這對員工和企業都不利。」另一個常見誤區是,換份工作也許會好些。
新的職位、新的工作氛圍、新的工作環境和新的老闆,能夠激發你的工作熱情,發揮你積累的知識經驗特長,讓你在這裡有一番成績,得到認可、獲得晉升,走向人生巔峰也未可知。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網針對100萬人的調查發現,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在職人士因為職業倦怠而選擇跳槽,尤其在新入職者中較為多見;也許是跳槽成了習慣,有些人一看到升職或加薪無望或人際關係不佳,就選擇跳槽,到另一家企業尋找機會、試試運氣。然而跳槽未必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