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閱讀
獨處才能真正不顧慮他人,與人相處是學習,與自己相處透過調整心態轉化為成長
by Samantha Xin-更新
文:悅知文化 圖:悅知文化、tvN
我一直覺得自己很適合宅在家,很能享受長時間待在家裡的生活,但臺灣在疫情嚴峻時,政府發布了防疫警戒三級,要求大家自肅居家、遠距工作,減少外出,就這樣持續了一段不算短的日子。
老實說,我出現了躁動的情緒,雖然不致於想要到處跑,但已經快無法承受完全不出門的生活,只是每隔一兩天到巷口的便利超商買個東西,都能讓我的心情愉快得要命。真的是要實際體驗過了,才能明白過去的日常原來是多麼地幸福。
家裡有兩隻貓咪,是一對從中途之家領回的母女,因為是玳瑁的毛色,我很隨性地就替她們取名,媽媽叫「玳玳」,女兒叫「瑁瑁」。每天早晨寫稿時,玳玳總會趴在筆電旁靜靜地陪著我,時而看著窗外發怔,時而趴在桌上小憩,偶爾無聊時就會來蹭蹭筆電討摸。好好地摸摸、拍拍幾下,她就心滿意足地趴下來陪我工作。
而女兒瑁瑁不像媽媽那麼黏人、愛撒嬌,總是跟我們保持著社交距離,只要能看到人就好,只有人在廚房的時候才會走來又喵又蹭,因為想要討點心吃。我常笑她是「心裡有洞」,才會無時無刻想要吃東西。
- 三十必須而立?任何年齡,你都能掌握自己的人生節奏,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樣子
- 坦然面對平凡,日子自然不會痛苦!掌握自己能做到的,才是真正不愧對自己
- 人生要懂得減少,去掉不重要的人事物 ,與其等待別人對你好,不如你對自己好
看著兩隻貓咪,發現她們才是宅在家的高手。可以什麼事都不做,靜靜呆坐在地許久,看到飛進家裡的小飛蟲就能開心又興奮地追著跑,不然就是慵懶自在的理理毛,想要活動時就跑去抓抓貓抓板,順道伸展筋骨,或者母女倆玩起你追我跑的遊戲,很能自得其樂。
我一直覺得自己的個性像貓,不習慣人多的場合,也不喜歡頻繁的社交活動,寧願一個人安靜地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明明喜歡獨處,卻因為疫情警戒待在家一段時間就感到難受,怎麼好意思說自己是個享受孤獨的人呢?或許是受到每日疫情訊息的影響,生活多了不確定性,心情才變得容易浮動吧?
- 每一刻都喜歡當下的自己,只有當個最自在的你,才會最快樂、最有魅力
- 怎麼實現夢想?活得比別人快,不代表能更早實現,重要的是在當下做能做的事
- 人際斷捨離!別勉強跟合不來的人相處,把心變堅強,自然把健康心靈的人吸引過來
後來發現,貓能夠自得其樂的原因,或許在於他們做一件事情時總是非常專注,因為所有的注意力只放在眼前的事情上,就不會被其他事情影響情緒。而且單純享受當下正在做的事,無論是發呆還是玩樂,都能專心而自在。
在那段居家自肅的期間,我調整了生活步調,不讓自己關注太多新聞資訊,減少對心情的影響。妥善安排每天的作息,維持平時的生活習慣,保持規律的節奏。起床梳洗後,是冥想練習的時間,接著閱讀或是寫稿,跟著APP程式做點運動,吃完早餐後,煮杯咖啡,然後開始處理工作,偶爾開線上會議,有時間就看看線上課程。
我盡量讓日子過得充實,讓生活有點儀式感。當內心只思考眼前正在做的事情,情緒便不再躁動,又能重新享受獨處的居家時光了。不必害怕獨處。獨處與孤獨是不同的,孤獨是即使身邊有人陪伴,仍會有獨自一人的不適感,但獨處卻是可以透過調整心態而轉化為成長的一種狀態。
對我來說,與人相處有時是磨練也是學習,與自己相處則是充電與思考的機會。在獨處時,我們才能真正不必顧慮他人,可以自己做選擇,去做想要做的事,做喜歡的事,做對自己有益的事。別把獨處視為痛苦或是浪費光陰,想要有所成長,都是必須要一個人潛心學習才會有效果。願在那些需要獨處的時刻,我們都可以活得像貓一樣,專注而自在,平淡卻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