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閱讀

為什麼要大掃除?因為減少家中的東西,「幸福感」就會增加!

每到年末,「大掃除」是家家戶戶不可少的的一件事,但這樣的改變會帶來什麼影響?極簡主義作家澀谷直人直言:減少東西,人生將變得更加豐富!

Photo/Getty Images

為什麼要大掃除?因為減少家中的東西,「幸福感」就會增加!

文/Shiori 澀谷直人《從加法開始的極簡生活》、出版社/墨刻

減少東西,幸福就會增加的理由

極簡主義就是刻意減少所有物的生存方式,但有些人會對極簡主義這個聽起來很時尚的名稱心存懷疑,有些人則是會覺得,真有必要減少東西嗎?

若問減少東西能創造什麼幸福,「旅行的輕便性」當是其中之一。

旅行的時候,每個人都是帶著一只行李箱出門,在整理得乾乾淨淨的旅館休息。在旅行的前一天,會想著該穿什麼衣服觀光,又該怎麼搭配衣服。由於能帶出門的衣服有限,所以自然而然會選擇「最喜歡的服裝搭配」。

化妝品或是常備藥品的部分也只會帶「絕對需要的種類」,而那些「不帶也無所謂」的東西就會放在家裡,而且就真的忘記帶,也可以在當地補買應急,總之會盡可能朝正面的方向思考。如果是開車也到不了的地點,就會在當地租車,所以也沒有移動上的問題。

到了目的地之後,可以邊放空,邊休息,也能帶著好奇心在當地散散步,或是做一些休閒活動,完全不用擔心家事或是工作。外出時,可將行李托給飯店或是放在投幣式寄物櫃。旅行的時候,可以穿上出發之前配好的穿著,早上就不需要為了穿搭傷腦筋,這種輕便性、舒適性正是極簡主義者口中的「極簡即幸福」,也是一年365天都維持的感覺。

江戶時代的知名俳諧師與浮世草子作者的井原西鶴也曾寫道「懂得旅行的人懂得輕車簡行」。踏上旅途之後,一身的簡便正是行動力的根源,「只帶必要的行李上路」才算懂得旅行。增加行李本身不是一件難事,所以減少行李才是聰明的選擇,不需要另外雇用「行李員」或「清潔人員」。

旅行的幸福也能在日常生活之中塑造。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大部分的人在聽到「減少」「減持」「精簡」這類字眼的時候,會立刻聯想到減法,所以覺得這些字眼與幸福無關,但其實減少東西也是獲得幸福的手段之一。

剛剛透過「旅行」這件事比擬了極簡主義者的幸福,但接下來想從科學的角度進一步探討極簡主義者的幸福。我們這些極簡主義者之所以覺得東西越少越幸福,是因為「可從『選擇的矛盾』解脫」(paradox=矛盾、悖論)。「選擇的矛盾」是指「選項越多,越容易感到不幸」的心理狀態。根據美國心理學家巴里施瓦茨(Barry Schwartz)的說法,選項過多的缺點有三個。

①湧生無力感(=選擇變成一件辛苦的事)

②滿足感下降(=對自己的選擇產生懷疑或後悔)

③過度期待(=可比較的對象增加)

讓我們透過例子進一步說明。假設我們在某家超市根據「選項越豐富,越能提升業績」的假設,比較了「24種果醬的賣場」與「6種果醬的賣場」的業績。結果發現,選項較少的賣場,也就是「果醬只有6種的賣場」,業績是果醬多達24種的賣場的10,而這個結果與先前的假設完全相反。這個現象稱為「果醬的定律」,證明了選項太多會導致消費者因為「選擇障礙」而「放棄選擇與購買」。

令人眼花繚亂的選項會讓消費者產生「既然有這麼多選擇,所以一定能選到超美味的果醬」這種期待,但是當眼前有這麼多果醬可以選擇,消費者絕對不可能全部試吃一遍,所以當心中的期待過度膨脹,那麼就算選到美味的果醬,也不會因此而滿足。

換言之,許多人都覺得「選項越多越好」,但就科學的角度來看,「選擇越精簡反而越好」。

這就是極簡主義者異口同聲地主張「減少東西,人生變得更加豐富」的理由。這不單單是減少支出、節省時間或是降低所有物成本的問題,而是當我們從選擇的矛盾解脫,思緒也將變得更加清晰。

那麼到底該減少多少東西,才能從選擇的矛盾解脫呢?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