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閱讀

編輯私房書單|《夾心》:攤開一本少女成為母親的日記,甜蜜與崩潰都是生命裡的緊緊相依

小孩只會經歷一次的成長階段,卻也是頭一回當母親的驚喜與手忙腳亂。《夾心》是一本寫了三年的母親日記,沒有標準的育兒公式,總在不斷試錯中,找到自己的勇敢。

圖片提供/悅知文化

編輯私房書單|《夾心》:攤開一本少女成為母親的日記,甜蜜與崩潰都是生命裡的緊緊相依

剛剛好這個詞,又怎麼能算是擁擠,但也絕對不是足夠揮霍的寬裕,家庭有時候是這樣的。多幸運,是屬夾心,左右都有得依偎。

總在清晨時分寫下,母齡0~3歲親子之間的情感,當中有甜蜜、萌度爆棚,也有爆裂、崩潰與挫折,都是生命相依,交互傳授經歷的過程。

從不要到還要,從現在現在到現在可以等待───
小孩的天性,是往寬闊的地方走去,讓大人走路的框架被解放了。就只是帶領著走,也能讓大人腳踏實地。小孩的生命,至此有了他自己決定的路徑。

學習受傷過後依然強壯───
成為羅馬人泡澡、與阿公阿嬤的親近、外出看河流,一直在旅行的路上,彷彿每次的天亮起身,就是成長與變化。

養到她不願再親密,就能長出自己的個性───
路途遙遠,話語漫長,就算是再簡單的事,也會慢慢摻進生活與愛,變成自家的風味。而生活的習慣與分量,那是我們曾經一起的證明。

這本書沒有說服,也沒有道理。每個家庭都是那麼獨一無二,沒有標準的育兒公式,總在不斷試錯中,找到自己的勇敢。


【一句童言,敲醒大人重新看世界的眼光】

◎    如果對未來感到無聊⋯⋯
Z:「昨天比較好玩還是今天比較好玩?」
實:「明天。」

◎    感覺被掏空的時候⋯⋯
Z:「今天好熱喔,我會被曬乾,怎麼辦?」
實:「走一走就會有風。」

編按:甜蜜與崩潰都是生命裡的緊緊相依!

奇怪的是,今年22歲的編從小到大一直很喜歡小孩;不過更喜歡的是父母、阿公阿嬤與小孩有趣的互動,總能在無邪與童趣中找到讓人揚起嘴角的可愛瞬間。

《夾心》是一本0~3歲母齡的日記,育兒時甜蜜與崩潰的過程都是生命裡的緊緊相依。互相理解,在錯試中體諒,學著找出小孩與母親間相處起來最舒服的愛的公式。

誠如本書作者 zz(劉秝緁)所言:「原來那種很緊密的紀錄,也是一種互相為彼此世界的表證。」


節錄一|相像

1y3m

今天也是平凡的一天,早上起不來,但要去泡奶,喝完奶換尿布,賴在沙發上等醒來,做早餐,在廚房流理檯面吃起來,上學又遲到的,今天和每一天一樣,都是這樣開始的,有小孩的日子就是規律,嬰兒的生理時鐘,就是鐵的紀律。

但是,每一天她都不太一樣,她越來越不只是嬰兒,更像個人。

我在想,像人的因素有什麼?脾氣她早就有了,但哭,不只是不滿,她的脾氣裡漸漸有情緒和慾望。

她一邊皺眉頭,一邊會把飯碗推遠一點,這是「不要」;而「要」也很動物性,常常不經意地指著那盒不想給她吃的餅乾,或是伸手向刀處,要我們把玉米切下來——都是她可愛又粗暴的要。在嬰兒二分法的世界,只要決定要或不要,就能繼續向前。

像人的因素02,她有掌控主導的意志。

她喜歡開關,轉動的或是推壓的,她喜歡操控把手壓著推出去,就轉換了空間,她喜歡關門開門,自己主導躲貓貓的節奏。但她還是很黏,不只是母親依賴,是想站在你的高度看你在上頭忙什麼都不理我,只要看著你做菜,她就有耐心等待,只要打開鍋蓋,不論煮什麼多普通的菜,即便熱氣滾滾看不見鍋內,也可以讓她發出「哇~~~」。她的掌控,是想要跟你同陣線。

像人的因素03,喜好。

當我們說她不愛吃,我也是比起紅蘿蔔,玉米是一粒也不會放過。今晚燉了主婦一條龍食譜的湯,我喝了三小碗,他喝了兩小碗,我們不分軒輊地一起喝掉半鍋。相像這件事,在味蕾也是有跡可循。

她喜歡翻書,因為比起玩具,家裡更多地方都是書,但她翻書不一定是喜歡書,她更喜歡你,想做你在做的事情。她還喜歡打鍵盤,她是用打的,因為她看你也打出很多聲音,我可以感到,做一樣的事情,是她表明喜歡的一種靠近。是不是,非常浪漫。

像個人,或是說長大,就是一舉一動,都映照著你也有的喜好和個性。其實,我們都沒辦法給她太多新的東西,父母給孩子最多的是自己。

我們沒有選擇餘地的,與我們的家人如此相像。

一家人,就是親密生活養成。養到她不願再親密,就能長出自己的個性。

這就又可以再說很多很多了。

我可能害怕像我媽媽,但越長大,你就越像得徹底。那是逃避的時候,都推託說沒有力氣,不願到外頭去,寧可一直睡覺,睡起來讓時間忘記。積極和消極的頻率,不成比例,都是偶爾一來就用盡全力打掃家裡,但平時都東落西掉,只願花一次全力。然後最像的是,我們都在逃避自己的媽媽,哈哈哈哈,這點真的,我希望以後小實別延續著相像。


節錄二|如何撐傘

出遠門比較累的是,清晨七點起床,實大多會晚了午睡時間兩個小時之久才睡,讓醒來八個小時的我們也非常疲憊,總是筋疲力竭才休息,像是非常口渴才喝水,體內早已在缺水。

正當實終於睡著在推車裡,感到好日子要來的時候,窗外下起傾盆大雨。沒有預計臺中會下雨,沒有帶傘的整家人,就困在檐廊很短的餐廳外,緩步走向隔壁美術館,去借愛心傘,而傘撐不起整台推車。

一個人撐傘是自在,兩個人緊靠在一起,是肩頭淋到了雨都甜蜜,兩個人與一台推車則讓很短的路舉步維艱,連去牽車都要思量方案 ABC,推敲時間、濕透程度、小孩會不會醒來。

最後決定咚一個人前行,我一個人顧兒原地等待,各自為家撐起一部分的責任。

驟雨聚集了走不出去的人,在美術館外的遮蔽下等待。Y2K 的少女、像我一樣推著車的家庭、沿台階就坐下的母女⋯⋯只有遊覽車的團客一個一個套上了導遊發送的白色雨衣,成為全場最有自信走去「雨林」的群體,即便他們不擅長旅行,遵從安排就夠有自信。

遠方走來兩位優雅的身影,絲綢質地的裙擺沒有一點雨滴的痕跡,高跟鞋征服在一個又一個水窪上;大塊頭的爸爸牽著兩個小童兒子,臂彎裡還抱著一顆球,從我身旁奔進了雨裡,彷彿球賽還在繼續,攜手就更無所畏懼,濕透只是汗水而已;推著面向式嬰兒車的爸爸,一把傘只撐得住自己的平頭,小嬰兒在車棚和百分之八十的傘的覆蓋率下,是全場唯一感受不到雨的人。

被愛的時候沒有什麼可以傷害,愛比較多的那方就算全身濕透也是一種達陣。

小心翼翼的人總是把傘撐向下一步的步伐,而不自覺被雨滴劃滿了後背;自信的人走得像晴天,傘下的漂亮是以自我為中心,沒濕半點衣襟,我投以羨慕和不可思議。

怎麼拿捏一場大雨對身體和行程的侵襲,怎麼撐好一把傘走在雨裡?一場雨的世界觀,一把傘的使用限度是,咚伸長手臂為嬰兒車的前端撐傘,車裡拿下來的傘要我撐自己,而我也想為他撐傘,於是這趟路乾爽的只有小實而已,一把傘保護了一個家庭的步伐,不要生病。

0y8m


節錄三|家具

明明也沒有特別的勞動,我的一天,就是在餵奶,盯著吃飯,收拾滿桌的菜,把椅子擦乾淨,洗奶瓶,哄睡,在地上玩,在這之間專心工作,有時滑手機,有時賴在沙發上偷懶度過。在家的時候我彷彿一直工作,如果這也是一種 work from home,早從生完小孩我就超前部署了半年之久。

我不知道是無聊消耗了我,還是愛戀小孩的眼光,自溺的成分太多,這樣的日子我覺得過得算很不健康。

每當這個念頭興起,我就想更認真在這些無聊裡。如果每天的基底大概都是如此,像一杯稍微苦澀的濃縮咖啡,第一天加氣泡水,第二天加燕麥奶,第三天擠點檸檬倒通寧水,第四天打發鮮奶油,做冰滴奶油。

我試試看啊,今天五點我就把喝飽的小實接過來,很帥氣對爸爸說:「你睡,你再去睡,我來。」我們之前也散過步的,只是我覺得散步很無聊,很懶得再去走一樣的路,但社區有很多通往神祕人家的小路,今天又繞進一條新路去,捕獲發懶的貓兩隻,都在一樓人家的屋簷上。小實在回程搖搖晃晃的睡著了,回家直接把她放在床上,發現爸爸也睡倒在沙發上,真可愛,他們今天沒有一起散步,倒是一起睡著了。

醒來之後,聽到一對母女最後一面是在快篩站的故事,媽媽確診後已是重症,不插管很快就離開人世,遺體還要很快地在24小時內火化,母女在快篩站之後沒有見到面,沒有道別,人生很多時候把話留在心裡,來不及說的話就不見了。我馬上問:「你有沒有話要對我說?」他一邊擦我們剛剛組好的櫃子,一邊嗚嗚耶耶的發出聲音。

「你在哭嗎?」

他轉頭大哭了起來,然後走過來。

我也從沙發站起來,「我很高興遇見你。」他說。

又大哭起來說:「我想到我要跟你說⋯⋯」

他指一指周遭的家具,指這個家:「這些都是外在的東西。我要是不在了,這些外在的東西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心裡,有我們在一起的回憶。」

「這個不會消失。」

因為小實的誕生,我們一點一點地把家重組,打包,清空。

前幾天把混亂的儲藏室加了櫃子,把紊亂排列整齊,把不要的東西一箱一箱丟棄,有些箱子本來劃分到待丟區,在丟之前又收回來。真正的不要還是需要一點時間,那些東西都有一些記憶。

接著長桌也整理好了,咚說下一個是衣櫃,衣櫃是他一直不想觸碰的地區,我想每一件衣服都有很多漂亮的回憶,現在也已經都穿在他的心裡了。

他跟我不會消失的同時,我知道他心裡也準備好不需要太多外在的物件;能夠留在心裡,是一個很不容易的過程,他走過了,也留下了。

之前哭得太慘,我沒來得及跟他說,我是遇見他很幸福,才知道幸福,是一個要走得稍微辛苦,才會獲得很多眼淚和快樂的東西。

其實他給的所有疼惜都已經將我的心過分延伸,把幸福超載的不可思議。心甘情願每個被罵的時刻,悶不吭聲都是在說我知道我錯了,而且還很想改進,改到沒有再被罵的可能。願意承擔他會先離開的風險,明明已經被訓練得非常不獨立,但還是要深陷下去,也不想他再次承受愛人先離開的可能。

從日本偷偷訂好戒指求婚,也是因為他已經求過婚,如果可以,他給予過的愛,都換我來給他。


《夾心》

作者——劉秝緁

九〇年生的臺北人,曾在生活風格以及關注臺日文化的線上媒體擔任編輯,練習將生活的事做成議題。現為自由工作者,以文字與攝影參與不同形式的創作。在成為母親後,編了一本獻給新生代父母的雜誌《Homework》,在情緒過度勞動之下,持續探索家庭更多快樂的可能。

著作|Tokyo Baby:東京走很慢
Instagram|@z._z.__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