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IONSHIP聊心事

不要讓「感覺」成為你追逐愛情的理由!因為大部分時間裡,你的感覺一點也不靠譜。

時下許多人很憑「感覺」行事,從生活、工作甚至到愛情,但勵志暢銷書作家采薇在《你不必討好這個世界,只需做更好的自己》書中告訴你,千萬別再這樣做了!真正的愛需要冷靜思考並細心經營,而非倚靠著來的快去得快的「感覺」決定去留。

Photo/IMDB、春光出版

不要讓「感覺」成為你追逐愛情的理由!因為大部分時間裡,你的感覺一點也不靠譜。

文/采薇《你不必討好這個世界,只需做更好的自己》、出版社/春光出版

不要讓「感覺」成為你追逐愛情的理由

每個人身邊都有幾個特別愛抬槓、潑冷水的人。此類人士,不管別人說什麼他們都要反對,然而他們其實並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反對什麼。

你以為他們只是反對你這個觀點,但是當你換到相反的觀點時,你會發現他們仍然在反對。他們只是為了反對而反對,沒有什麼真正的立場和觀點,「瞎起哄」、「不知所云」簡直就是為這些人量身定作的貶義詞。

多少次當另一個人說「我罵你蠢罵你沒腦子是為了你好」時,我就在想,真的是為了我好嗎?為了我好,為什麼不用我更喜歡的方式指導我?那種「為我好」的語調之中,飽含了高高在上的得意感,其實不過是想顯現一下自己全知全能的優越。很多人還沒有聽完別人說的是什麼就開口道「你是豬啊」、「你沒腦子啊」、「你自己的問題啊」……還不曾瞭解事情的經過,就開始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了。

我寫這些,只是想說,其實絕大部分人都沒有瞭解自己、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可想而知,對感覺的判斷也不那麼靠譜。人在陷入感情的時候,總感覺到自己獨一無二的眼光和嚴絲合縫的情感,但是一旦分手愛上另一個人的時候,同樣的感覺也是可以複製的。

我常常覺得,因為我們父母輩受到了教育的限制,所以他們大部分人都沒有形成完整的思想邏輯和世界觀。他們自身的缺陷造成了他們對子女教育的缺陷。他們沒有完整的教育計畫與理念,因此我們無法從父母那裡獲得很多形成自己思維邏輯的良好經驗。

他們之中除了一部分擁有自我教育的天賦之外,另一部分父母是想讓子女複製自己的經驗,如果他們因為吃苦獲得了滿足感,他們會極其提倡吃苦的作用。但事實上,一個人要成才,吃苦只是其中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自我約束、勤奮和把握時機。

另一部分是想讓子女走和自己完全相反的道路——如果父母本身沒有自我控制的能力,染上了惡習,他們經常就會和自己的子女說:「你要好好讀書,千萬別學我。」一個連自我都無法約束的人,卻渴望兒女基因突變,全方位超越自己。

教育的缺憾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讓我們在成年後的人生傷痕累累,而我們父母至高無上的權力,讓我們在童年、青少年時期經常不敢在家庭之中發表任何看法。有一個經典的笑話是:你如果沒道理,父母當然會打你,如果你比他們更有道理,當然更要打你了。這樣絕對權威的結果造成了我們成年之後,形成自己獨立思考、觀察的能力非常遲鈍。有夙慧的人,受幾次傷可能就會從實踐中總結出一些道理,而沒有夙慧的人,也許他們活了一輩子也沒有辦法活明白。

因此,我們絕大部分人是帶傷的,按照父母的框架生活,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我們知道的,永遠是對我們好的,而不是我們需要的。

一個人的精神獨立和冷靜的判斷,需要天賦,需要智慧,也需要生活的磨礪。也許平時無法顯現,但是在重大抉擇上,這種智慧就會顯露無疑。這樣的智慧,永遠都不是大眾有能力具備的,大眾最擅長的是人云亦云。

在愛情之中,很多人追逐著所謂的「感覺」。「沒感覺」是拒絕一個人最好的理由,最大的藉口。但是如果真的讓他或者她談談所謂的感覺,他們自己也說不出到底是什麼,即使是按照他們口中描述的所有理想條件給他們尋找到一個伴侶,他們也會以「沒感覺」為由而拒絕,這是因為,他們從一開始就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反對什麼,也不明白自己真正需要什麼樣的感情。

他們衡量感覺的絕大部分標準,仍然是學歷、金錢、長相等諸多外部條件。因為人的感覺,總是會從自身需求出發的。

男人們對公主有感覺,但他們不是王子。

女人們對王子有感覺,但她們也不是公主。

用一部電影裡面的臺詞來說:「你要知道,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人其實並無自知能力。」所以,在愛情中,不要相信你所謂的感覺,因為大部分時間你的感覺一點也不靠譜。

當一個人對你「沒感覺」的時候,不必過分傷心,也許,你只是不符合他或她的物質交換需求罷了。

當然,若是一個人的認知能力低下到總是做那些沉溺於幻想的夢境,那就只能一次次地收穫傷害了。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