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IONSHIP聊心事
人生是一段自己的旅程,不需要取悅任何人!請記住,你永遠是自己最需要關心的人。
by Benny-更新
Photo/KBS 드라마、方智出版
文/艾爾文《陪自己走走》、出版社/方智出版
人生是自己的旅程,你不必取悅任何人
身為人,要不在意別人的眼光很難。
我們會好奇別人怎麼想,也會在意別人怎麼看;會希望得到認同,也擔心會被人傷害。
然而,你在別人眼中是什麼樣子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自己心中是什麼樣子。
真正的快樂,都是自己給的。
無論你現在的生活如何,遇到什麼困難,你永遠是自己最需要關心的人。
有句話你應該聽過:不期不待,不受傷害。意思是,如果對一件事抱著過高的期待,最終結果不如意時,心裡反倒受傷。與其如此,不如一開始就不要抱過多的期待,之後發生什麼事也不會傷到自己。
聽起來有道理,既然事情結果有可能不如預期,何不把這句話當作心靈上的出口,放過自己,也不再糾結。然而,如果因為害怕失去而不再期待,或是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採取行動,有沒有可能最後變成一種鴕鳥心態?
可是,若抱著過多的期待,的確更容易受傷,不是嗎?
我年輕時偶爾會想這個問題,比較偏向應該還是要對事情抱著高度的期待,只是也因此被現實撞得滿頭包,撞出很多無奈—好在,那時還年輕(年輕萬歲)。不過你大概也能意會到,這其實都是在思辨,而且不會有確定的答案。
要搞清楚該不該抱著期待,以及要抱多大的期待,掌握那種既可期待又不會受傷害的朦朧,就只能轉往更上一層的解讀。
關於期待,學者思考的角度就比一般人廣了。根據研究,人的期待還可以再分為兩種:一種是普遍期望,另一種是特定期望。普遍期望可歸類為我們對自身的期待,一個人對自己的普遍期望愈高,表示愈認同自己,愈正向樂觀看待發生在自己周圍的事,對自己愈有自信,愈有勇氣面對不確定的事情。
至於特定期望,則是我們對特定事件抱持的期望,會期待那件事能夠往想要的方向發展,或是期待過程中發展順利。這是人之常情,只是那股期望也會反射回來映照到自己身上,事件結果的好壞也因此影響我們心情的好壞。像開頭提到的「不期不待,不受傷害」的道理,就更接近人對一件事的特定期望。
舉例來說,像是在乎自己留給別人的印象、在乎自己在會議中的表現、站在臺上時不自覺揣度別人怎麼看自己,以及過度衡量做一件事最後的成敗等,這些都屬於人對一件事的特定期望。
然而,這些事情的成敗往往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因此當我們把特定期望附加在這些事情上時,最後受傷的可能性也愈高了。
你可以這樣想:每個人都位處自己生活圈的中心點,普遍期望是箭頭朝外看出去,特定期望則是箭頭向內對著自己。箭頭向外好比我們對外部世界的探索,始終以自己的感受為出發點;箭頭向內則彷彿一支支鋒利的弓箭,每一個箭頭可能都是一個特定事件、一位特定的人對著自己,可想而知受傷的機會更高,待在中心點的你也比較沒安全感。
簡單來說,當普遍期望主導時,我們更在乎自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當特定期望主導時,我們更在乎別人希望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因此,什麼是「不期不待,不受傷害」呢?就是要試著降低自己對外部事件的特定期望,然後拉高認同自己的普遍期望。以阿德勒心理學來說,是做好課題分離;以佛學來說,是放下對事物的執念;以斯多葛主義來說,就是不要想控制你無法控制的事。
這樣想,我年輕時的看法好像也算合理。那時的我還年輕,對未來較無知卻也更樂觀,對自己更有自信。我對自己的普遍期望比較高,所以覺得應該要多期待事情的發展。
但是,就像你我生命中必經之路,人生總要在見多識廣後,或是先跌撞個幾次,才能漸漸明瞭自己的能耐在哪裡,掌握處事應有的邊際,還有自己真正需要在乎的是什麼。
隨著時間推移,人會漸漸學會把自己擺在適合的位置,用更正確的方式看自己,也更懂得善待自己。我們都可以成為想要的自己,但又不對這個世界抱著錯誤的期待。
不期不待,並非真的不在乎了,而是明瞭有其他的事更應該在乎。知道人生就是一段自己的旅程,不用對這世界抱著錯誤的期待,不需要花時間去取悅外面的人。知道自己生命中有些人與事更需要我們去關注,這些人與事對自己的重要性,遠比外面其他人怎麼想、怎麼看還重要。
而且是重要好幾千倍。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