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IONSHIP聊心事

存在感≠安全感,「安全感不是誰不能沒有我,而是我可以沒有誰!」

「我是一個很需要安全感的人,男友只要稍微冷落我,或沒注意到我的情緒,我就會一直胡思亂想,到底安全感是另一半給的,還是自己給自己的。」

Photo / Getty

存在感≠安全感,「安全感不是誰不能沒有我,而是我可以沒有誰!」

文/羅伊說

其實不只是愛情,很多友情也都會遇到這個問題 —— 許多人會錯把「存在感」當成了「安全感」。好像只要別人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就能藉此證明自己的重要性。特別是在交往的熱戀期,對方寧願熬夜也要見面,大老遠趕來只為了相處五分鐘,每天睡前都不忘記說晚安,這些「超額付出」都能讓人感到非常「安心」。

因為伴侶多餘的「時間」,「精神」,「金錢」,這些「有形資產」總是特別能讓自己被衡量。但只要伴侶的注意力慢慢轉移,雙方的感情從「有形交流」邁向了「無形交流」,此時就很難再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其實這就是錯把「存在感」當成了「安全感」,好像自己沒有了「明碼標價」就一無是處。而這也恰恰是很多人會有的誤區 —— 「存在感」只是希望別人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價格,「安全感」才是在尋找自己真實的價值。

所以安全感的真正定義 —— 從來都不是「誰不能沒有我」,而是「我可以沒有誰」。因為只有當一段感情不再需要跟對方「要時間」,那才是最安全的,此時妳已經意識到自己的時間也很貴,不是別人想換就換。而這也是為什麼通常越是跟別人討關注,結果就越得不到關注 —— 很多人以為為伴侶放棄生活是「偉大」的,但在對方眼中反而是「廉價」的。所以最後羅伊想說,其實「存在感」再怎麼刷也刷不出「安全感」,因為兩者成立的邏輯本來就不同。

一段感情只有當雙方都意識到了自己的價值,才能開始期待對等的交換。

「伴侶不錯,但我也還年輕,不知道該不該結婚」

其實很多人都問過羅伊,「戀愛」跟「婚姻」的區別到底是什麼?今天一句話講明白 —— 戀愛的擇偶標準是「不可惜」,而婚姻的擇偶標準是「不後悔」。簡單來說,戀愛就像妳走進迪士尼,「自由落體」「雲霄飛車」「恐怖鬼屋」這些遊樂設施明明都很嚇人 —— 但來都來了,不玩實在「太可惜」此時的妳,可能也「不確定」自己到底喜不喜歡自由落體,但妳的目標是「收集體驗」,那當然是盡可能把迪士尼全玩一遍。所以「迪士尼」是妳的「青春」,「遊樂設施」就是妳遇到的「每一個人」 —— 抱著這樣的心態「戀愛」跟「失戀」,戀愛會快樂很多,失戀也不太痛苦。

那婚姻呢?

婚姻是當妳從迪士尼玩完走出來,已經沒有了公車捷運,外面卻停著「各式各樣」的計程車。這當中有好車,有爛車,有能唱歌的車,每台車還都配了不同樣貌的司機,有帥的,有老實的,有誠懇的,有看起來很兇的 —— 當然這些可能也都只是表象而已。但此時妳唯一的目標是「安全到家」,那些「花里胡哨」或「打折促銷」的車就不再是妳選擇的標準 —— 這就是所謂的「不後悔」所以為什麼很多人都說結婚要找「玩過的」,因為這確實能增加妳「到家的概率」

一台車到不了家也沒關係,可以分幾台坐,但至少別搭到「亂繞路」的。

更多羅伊說好文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