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UTY美體健康
米酵菌酸改譯邦克列酸:如何避免食物產生邦克列酸?關鍵在「食物保存」專家呼籲謹記三要點就能確保食用安全
by 美麗佳人編輯部-更新
Edit/fish、Text/Ricky、Photo/Unsplash
邦克列酸(米酵菌酸)究竟跟米有沒有關係呢?
馬偕醫院營養醫學中心副主任蔡一賢表示,在寶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爆發後,有許多民眾對米製食品產生誤解,認為只要成分含有米的食物都具風險,事實上米酵菌酸只是譯名,與稻米無直接關係,因此消費者在選擇上只要謹記有信譽的品牌,以及注意產品保存方式就能降低風險。
公衛師公會理事長翁瑞宏指出,邦克列酸(Bongkrekic acid)是由唐菖蒲伯克氏菌(學名:Burkholderia gladioli)所產生,據文獻指出,人類因食用受邦克列酸污染的食物,特別是發酵椰子天貝 (coconut tempe)和玉米產品而中毒。農業部農糧署則強調,嚴格來說,米酵菌酸只有這個音譯與米有關連,實際上跟米沒有直接關係。
農糧署指出,我國生產的稻米是直接碾製,過程無發酵步驟,且水分含量低於15%,不利致病菌生長,至於以米為主成分的米製品與純米製品,製成單純未經發酵,民眾只要選擇具有產銷履歷、CAS、有機驗證的米粉、粿條、米穀粉等相關產品,依照產品外包裝標示之條件於常溫或冷藏儲存,並盡速食用,就可保障食品安全。
如何避免食物產生邦克列酸?
蔡一賢表示,邦克列酸的產生必須在pH值中性的溫暖環境,約攝氏22~30°C,且喜歡在富有脂肪酸的環境下生長,特別是椰子、玉米等作物,因此跟稻米沒有直接關連。
至於經發酵類的米製品有無食用風險?蔡一賢表示,關鍵還是在食品保存,民眾只要謹記以下三要點,就能確保食用安全:
- 01. 適量就好,若家中人口不是很多,避免一次購買大量食材,如購買食材量過多,必須先完成分裝或其他適當處理,放置冰箱冷藏。
- 02. 儲存環境要注意是否為潮濕、高溫以及容易遭受曝曬。
- 03. 不是所有隔餐食物只要經加熱煮熟後就沒有問題,例如半熟蛋經隔餐再加熱後,可能仍有相當機率會造成病菌感染。
此外,蔡一賢也點出除了食材以外,料理器材也是需要特別注意衛生的重點,例如刀具、砧板在使用時最好依熟食、生食、肉類、菜類區分,這樣才能避免病菌交互感染。
蔡一賢說:「我們常常有個習慣,就是煮東西時沒注意到量,不然就是沒吃完的食物先放在室溫,等想到時才放入冷藏,然而料理過的食物只要在室溫待太久,就會增添感染風險。」
至於沒吃完的食物該如何保存?
蔡一賢也透露管理冰箱的方法,必須謹記「六分滿」、「固定位子」這兩大原則,「有些人習慣將冰箱塞很滿,但事實上冰箱內若沒有空間讓冷氣對流,冷藏效果將會大打折扣。」
台灣位於亞熱帶地區,夏季天氣炎熱,若經常開冰箱門,或冰箱門開太久也會影響冷藏效果,因此她也建議將食材存放的位置固定,如此一來就能縮短尋找食物的時間,以避免因溫度上升導致的變質。
另外,本次食物中毒事件中,木耳也被點名容易產生米酵菌酸,但蔡一賢指出,木耳有「素中葷」、「菜中肉」的別稱,具有水溶性膳食纖維以及豐富的多醣體、礦物質、蛋白質,且具有熱量低、易使人有飽足感等優點,是相當不錯的食材,最好是趁新鮮享用,如要保存,應將水分擦乾再以密封方式冷藏,可存放3~7天,或是直接以冷凍方式保存。
蔡一賢強調,民眾無需太過擔心,只要選擇合法來源的食材,經正確的保存與處理,食用上都沒有安全疑慮,如在用餐後發生腹瀉、腹痛、噁心、嘔吐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狀,應緊急就醫,並將剩餘食物密封,以低溫進行冷藏,才能確保後續申訴權益。
延伸閱讀
- 睡不好容易精神差注意力不集中,也會影響免疫及代謝能力!營養師建議怎麼健康吃,助你一夜好眠!
- 綠拿鐵很健康 「黃金拿鐵」更強大!能抗發炎增強抵抗力,製作教程請get!
- 吃炒粿條、河粉竟死亡!超毒「邦克列酸」是什麼?專家曝「這些」也是高危險中毒食物?食物中毒了怎麼辦?
免責聲明:肌膚保養品使用後狀況會依個人使用方法及肌膚狀況而有所不同,並請配合正確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