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美食

台北東區中餐廳「春申食府」從蔥油到醬燒功夫菜重現老上海的靈魂滋味

位於臺北仁愛圓環「春申食府」主打江浙風味的經典上海家常菜,從經典的醃篤鮮再到砂鍋菜飯、酥脆鱔魚,道道皆透過濃郁的醬香與細膩火侯都重現這份「老上海靈魂滋味」。

Photo/春申食府、SkyC.

台北東區中餐廳「春申食府」從蔥油到醬燒功夫菜重現老上海的靈魂滋味

在八大菜系中「上海菜」雖未在傳統分類之一,卻自成一格。上海位在長江入海口自古以來就是貿易樞紐,因此吸納各地食材與技藝,與本地烹飪習慣相融合,逐漸發展出兼容並蓄的料理風格。上海菜講究「微甜中帶鹹」的層次感,擅長透過醬油、黃酒、蔥薑等調味料進行慢火燉煮,紅燒、醬燒、糖色、蔥油等技法更是重要基礎,講究火候與時間,更重視「入味」的程度,因此醬色濃郁、油亮誘人是上海菜給人的第一印象,也是「濃油赤醬」的最佳詮釋。

「上海菜」雖未在八大菜系內,卻自成一格。
「上海菜」雖未在八大菜系內,卻自成一格。

延伸閱讀:



「濃油赤醬」的經典風味

位於臺北東區仁愛圓環一隅的「春申食府」,便是少數以江浙功夫菜為主軸、累積多年口碑的老字號中餐館,將上海飲食文化原汁原味在臺灣重現。講究「不過多,味道剛剛好」的美食哲學,像是以金華火腿與豬骨慢火熬煮數小時的「醃篤鮮」,湯頭濃郁卻不膩口,完美展現了上海菜最擅長的慢工細活。而外酥內嫩的爆炒「脆鱔」,帶甜的醬汁緊裹鱔身,以酸作為隱味,為菜品風味帶來豐富層次。

「春申食府」為在仁愛圓環。
「春申食府」為在仁愛圓環。

餐廳空間低調雅緻,並設有小食區的開放座位,也有適合聚餐的私密包廂,無論是與家人圍桌共享,或是商務招待,都相當適合。「春申食府」將持續藉由精彩菜色,延續傳遞歷久彌新經典風味的魅力。此外,「春申食府」不僅守護經典,也即將在今年夏天拓展兩大餐飲新型態場域,將進駐南港LaLaport 開設「享。THAI」南洋料理主題餐廳,探索異國辛香風味;另外還有東區質感早午餐品牌,將打造跨時段、多元風格的美食體驗,令人期待。

適合聚餐的私密包廂空間。
適合聚餐的私密包廂空間。
空間以紅色為主調。
空間以紅色為主調。


「春申食府」推薦菜色—

蔥烤鯽魚

此為傳統江浙名菜,要選用肉質細嫩、刺多而細的鯽魚,這種魚小巧因生長於淡水湖泊與池塘,肉質不僅鮮甜且膠質豐富,素有「小魚之珍」之稱。料理時先以獨家配方醬汁長時間浸潤,使細密魚刺自然軟化,再與大量青蔥一同慢火燉㸆,醬香隨著時間深入魚骨,入口醬色濃郁、魚肉酥嫩,細細咀嚼能感受到微甜回甘的層次,連魚刺都成為入口即化,此道料理是工序繁複的功夫菜。

烤麩

經典江浙菜「四喜烤麩」在「春申食府」有了更細膩講究的演繹。所謂「 烤麩」是以小麥麵筋發酵製成的傳統素食食材,質地多孔、富有彈性,可吸附醬汁精華。不同於一般作為涼菜冷拌的作法,這裡堅持以熱滷工法烹調,讓烤麩在慢火中充分吸收獨門滷汁,滷至醬色透亮、軟Q彈牙,入口鹹香濃郁而不膩。搭配菇類與筍片一同滷製,不僅增添口感層次,更讓整體風味鮮香甘潤,鹹甜平衡,冷熱皆宜。這道看似家常的小菜,其實處處講究細節,是老饕來訪絕不錯過的開胃首選。

乾炸鮮筍

春筍正當季,是饕客春日餐桌上不可錯過的旬味珍品。「春申食府」精選當季鮮嫩春筍,製作經典菜色。將其切段後輕裹薄衣,以高溫酥炸至外酥內嫩,完整封存筍本身的鮮甜與清脆。搭配特選酸菜心提味,微酸柔和了炸物的油香,也為整體風味添上一抹雅緻層次。這道菜以最簡約的方式展現春筍的鮮美,是春日限定的舌尖驚喜。

無錫脆鱔

也是江浙料理中的經典菜,鱔魚又稱黃鱔,常見於江河湖泊之中,肉質細緻、油脂豐富,滋味鮮美,卻因骨刺繁多與腥味明顯,處理手法極為考驗廚師功力。餐廳嚴選活鱔,經繁複工序細心處理後,先以醋與酒醃漬迅速去腥提鮮,再入鍋油炸至表皮金黃酥脆、肉質仍保嫩滑彈性。最後以獨門鮮甜醬汁翻炒,使鱔身完全吸附醬香,外酥內嫩、酸甜交織,鮮香四溢。這道集技巧與風味於一身的功夫菜,正是江浙菜「甜中帶鮮」的最佳詮釋。


雞絲碗豆仁

此為風味清雅、口感細膩的江浙經典冷盤,常作為開胃前菜登場,深受各個年齡層的喜愛。以肉質嫩滑的雞胸肉經汆燙後撕成細絲,保持肉質的原始鮮嫩與彈性;搭配新鮮碗豆仁,略加汆煮保留翠綠色澤與自然甜味。調味上以少量高湯、香油、鹽與糖輕拌提味,不過分干擾食材本身的清新本味,反而突顯出雞絲的細嫩與碗豆的甘甜。整道菜色澤素雅、滋味溫潤,是江浙菜講求「清、鮮、雅」的最佳體現。

櫻桃片皮鴨

選用肉質鮮嫩、脂肪分布均勻的櫻桃鴨,鴨身飽滿、油脂豐富卻不膩口。以傳統北京烤鴨的工法製作,要先將鴨體風乾,使表皮緊實,再以掛爐方式烘烤至皮酥金黃、油脂微化,片鴨時外皮脆香、內裡柔嫩多汁,層次分明。搭配手工製作的細緻荷葉餅、青蔥、小黃瓜與特調甜麵醬,每一口都是香氣與口感的完美平衡,是一道展現出中式經典菜餚的極致工藝的料理。

醬爆肥蟹年糕

嚴選鮮活大沙公,蟹膏飽滿、蟹肉厚實,經大火快炒激發鮮香,拌入特製醬汁後香氣四溢,鹹鮮中帶著一抹微甜,完美展現江浙菜的濃郁醬香。搭配傳統「寧波年糕」入菜,純糯米手工製成的年糕質地細密柔韌、煮後不糊不爛,帶有自然米香與Q彈口感,最適合吸附醬汁精華。蟹香與醬香交織,年糕緊緊裹住蟹膏與湯汁,入口即是濃郁多汁、層層遞進的風味。

酒釀油爆蝦

選用鮮活海水蝦,先以熱油快炒至蝦殼微酥、蝦肉鎖住鮮嫩,再加入特製醬油與糯米酒釀翻炒收汁,香氣四溢、色澤誘人。酒釀,又稱醪糟,是以糯米自然發酵而成的傳統調味料,帶有天然米甜與淡淡酒香,不僅能柔化食材腥味,更賦予菜餚獨特的溫潤層次與回甘風味。在這道菜中,酒釀的甜與蝦的鮮相輔相成,提升整體香氣與口感層次,鹹香中透出一抹柔和酒韻,讓人回味無窮。

腐乳肉

選用油花分布均勻的溫體五花肉排,搭配獨家調配的紅糟與豆腐乳醬汁細火慢燉,並加入米酒提香,讓醬香滲透入肉,燉至軟嫩入味、肥而不膩。 腐乳,是以豆腐經鹽漬與發酵後形成的發酵豆製品,風味濃厚、鹹香帶甘,經過時間熟成後更帶有一種特有的酒香與醬香,常被譽為中式「起司」。在這道料理中,腐乳不只是調味,更是靈魂所在,讓整體滋味醇厚濃郁、香氣深邃。搭配手工荷葉餅入口,將五花肉的油潤與腐乳的鹹香巧妙中和,咀嚼之間層次疊現,是一道既豪氣又細膩的經典菜。

蒜香嫩子排

選用油脂分布均勻的豬腩排,先以大量新鮮蒜頭醃漬入味,再低溫冷藏靜置,讓蒜香徹底滲入肉質。下鍋前以高溫油炸,將表皮炸至金黃酥脆,外酥內嫩、香氣四溢。起鍋後再與爆香蒜酥拌炒,讓整體風味更上一層。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香酥蒜粒與多汁子排交織出的濃烈香氣,層層堆疊,酥香鹹香兼備。

砂鍋菜飯

「菜飯」對許多上海人來說,不只是家常料理,更是許多人心中最純粹、最撫慰人心的家鄉滋味。源自江南地區的經典做法,將青江菜與家鄉肉切丁,與香氣四溢的長米一同煮製,讓米飯吸飽蔬菜清甜與臘肉的油香,色澤油潤、米粒分明。「春申食府」以傳統手法入菜,將食材入砂鍋慢煨,讓米飯在鍋底形成微微焦香的鍋巴,增添口感層次。

砂鍋火烔土雞津白

這道湯品以細火慢熬30小時的老母雞白湯為基底,湯色乳白細膩,入口卻意外清爽,完全不同於坊間油膩濃重的雞湯印象。餐廳選用放養土雞,搭配金華火腿、干貝與大白菜,以恰到好處的火候燉煮6小時,使湯頭濃而不膩、香而不躁。大白菜的甘甜與海味的鮮美自然融合,讓湯品在溫潤醇厚中展現清新層次。

砂鍋醃篤鮮

「醃篤鮮」是上海本幫菜最具代表性的經典湯品之一,名稱中的「醃」指的是醃製的火腿或鹹肉,「篤」則為慢火細燉之意,「鮮」則點明了湯品鮮香純淨的滋味。這道湯講究的是時間與火候,須以細膩的手法慢慢將各種食材的精華煨出。 

「春申食府」的版本以30小時精熬的老母雞白湯為底,搭配家鄉肉、常溫五花肉與春季嫩筍,文火慢燉,使湯色乳白細緻、層次豐盈。特別選用風味較淡的家鄉肉取代傳統重鹹火腿,使湯頭更加清雅甘醇。並以豆腸取代豆腐結,口感滑順柔嫩,更能吸附湯汁的香氣。每一口都是歲月與技藝交織出的溫柔,喝來清甜不膩,餘韻悠長,恰如江南人家的細水長流。

春申心太軟

這道甜品名為「心太軟」,不僅形容糯米與紅棗經蒸煮後的軟糯口感。餐廳嚴選去籽紅棗,塞入飽滿糯米,蒸煮至紅棗軟透、糯米綿密,再淋上以桂花釀煮成的香甜糖水,桂花清香縈繞,為整道甜品增添優雅芳韻。紅棗的自然甘甜與糯米的Q彈細緻完美融合,層次豐富,入口即化,尾韻悠長。



春申食府

營業時間:11:30~14:30、17:30~21:30

訂位專線:(02)2707-3555

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66號B1

FBIG

延伸閱讀:

收藏